编者按
统计显示,2024年石家庄市青年人才流入总数达10.1万人。2022—2024年,石家庄连续三年获评“最佳引才城市”。石家庄,这座魅力之城,正在成为人才聚集之地、辈出之地、向往之地。从今天起,石家庄日报推出系列报道,从政策、环境、服务三个维度,详细解析这座城市是如何成为引才聚才用才的强磁场、新高地的。敬请关注。
在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青年研发团队正在进行新药的研
新春伊始,在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原料药研发实验室,“80后”仝巧林带着研发团队正在紧张工作中。
“在石家庄,能深切感受到城市对人才的渴求和尊重,以及对人才给予的全方位照顾与支持。”仝巧林是石家庄引进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之一,目前就职于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担任该企业的药物研究院原料一所所长。
“2019年从沈阳药科大学博士毕业之后,我就来到了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工作,经过单位的重点培养和几年的工作锻炼,人才绿卡B卡也变成了A卡。”更让仝巧林动容的是,石家庄还对他们这些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给予了很高的科研经费支持,支持他们围绕重点产业,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来石家庄发展。
近年来,石家庄积极培育引进像仝巧林这样的高层次青年人才,人才政策持续创新,政策版本不断升级。2023年以来,出台《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若干措施(试行)》(15条人才新政)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吸引了一批批青年人才汇聚而来,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最强助力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加入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以来,仝巧林全身心投入到原料药的研发工作中。目前,他带头研发的原料药有十余项实现了产业化生产,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还参与主持了5项省、市级科研任务,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了7个国家标准。
好政策,才能充分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15条人才新政”以含金量更足、突破性更大、系统性更强、落实举措更细化的系列举措,彰显了我市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的决心。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全职到我市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给予科研经费补贴和安家补助;对引进的高校毕业生,符合人才绿卡B卡条件的,给予房租补助和购房补贴,对到我市企业工作或创业的,再给予一次性安家补贴;
企业引进的A卡高层次人才及B卡博士人才,还能为父母、配偶办理副卡,优先享受就医、体检、交通等服务;
实行以编引才,拿出3000名事业编制专项用于人才引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设立规模20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分期设立100亿元的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石家庄人才贷”贷款额度由最高5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全职到石家庄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在享受我省支持政策基础上,再一次性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200万元安家补助;
确保人才落地安居、解除人才后顾之忧,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租房和购房方面给予补贴的同时,在子女就学、配偶安置、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让人才在石家庄安居乐业。
“我们将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最强助力,让大家来石家庄就像回到家一样,在这里安心创业、生活无忧。”石家庄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青年人才搭建广阔舞台
“石家庄出台的人才政策非常好,能吸引年轻人过来就业,在住房、交通、生活等方面都能提供保障,所以就选择来到了石家庄。”毕业于天津大学的刘凯文目前是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研发工程师,也是人才绿卡B卡的持有者。“现在做的项目和我研究生所学的专业非常符合,每个月我能领到1500元房租补助,还有一次性安家费和购房补贴。”
周末有空时,刘凯文会和女友到石家庄的商场和周边景点逛一逛,在乘坐公交地铁和景区进门时还能享受免费政策。“来到石家庄后明显感觉到城市环境越来越好了,道路越来越通畅。未来我希望能在石家庄安家,把父母也接过来。”刘凯文说。
事业是留住青年人才的长久之道。搭建平台、提供场景,让人才有充分施展本领的舞台,才能人才聚、产业兴。
我市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先后从全市选派两批115名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到开发区建设一线工作,让人才智力在产业链上充分涌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大力引进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资源,搭建起多个高水平市校合作平台,推动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自2023年11月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学研活动上,进行了体系化、有组织的深度合作,在多个领域已取得了实质性的合作成果,市校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院长甄树宁表示,“我们将围绕石家庄主导产业、未来产业,尤其是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需求,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组建不同方向的科研团队,着力建设研发实验室、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和检验检测等科研基础设施,组织清华大学优势学科科研力量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动一批产业化、实用化项目成果落地。”
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创新研究院院长安海龙表示:“得益于石家庄市积极的人才政策、富有活力的产业基础和河创院人才引培举措,近三年,河北工业大学毕业生到石家庄就业人数逐年递增。”
目前,石家庄已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16所驻冀高校开展全面合作,设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创新专项”,推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高校与驻石高校院所、重点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与青年人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石家庄引才聚才诚意满满,将惜才、爱才融入城市基因,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彼此成就。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相继落实,人才集聚效应逐渐显现,青年人才回流的态势持续向好。
连续举办多年的石家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是我市引才的响亮品牌。2024年石家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上,219家驻石企事业单位参会,提供高端岗位4340个,为广大青年人才提供了发展舞台。
“我研究生就读于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学的是药学专业。这几年石家庄出台的人才政策特别给力,而且这里还有石药、石家庄四药、华药、以岭药业等知名的医药企业,很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在求职的青年人才中,来自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肖聪聪表示,毕业后准备来石家庄,希望能在合适的岗位大有作为。
这次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上,高质量岗位和更优薪酬吸引了1.3万余名高层次青年人才纷至沓来,其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5000余人。
一个个改革环环相扣,一项项举措持续发力,各类青年人才正在为我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连续三年获评“最佳引才城市”,正是人才政策更加有力,人才环境不断优化的有力印证。
未来,石家庄将以更开放的胸怀、更诚挚的服务海纳英才,愿与广大人才携手同行,共筑美好未来。
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张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