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整理:双一流高教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充分发挥高职教育资源优势,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适配度,经保定市人民政府批准,2月19日,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曲阳、安国、清苑、高碑店、徐水等5个县(市、区)人民政府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设分校区,围绕县域特色产业举办高职教育。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海波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他指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县域特色产业需求,与县(市、区)共建分校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是学院多元办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探索。他强调,校地双方共同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能够将学院的专业优势、师资力量与县域产业资源、文化底蕴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联动更多社会力量和资源,加强政产学研合作,走好以特色取胜、以质效领先的内涵式发展之路,有效推动“专业链、人才链、服务链、产业链、创新链”五链融通,“就地”量身打造“技能强、用得上、用得好、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为县域特色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安国市委书记张冠群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安国分校区的成立为传承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安国市将一如既往为学院在安国发展提供良好的合作办学环境、充分的人才实训场景、坚实的办学要素支撑,共同打造新时代合作办学新样板。
曲阳县县长袁大海在致辞中指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下沉曲阳合作办学,不仅是对曲阳特色产业的精准赋能,更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他希望,通过校地共建能够将学院的科研优势、师资力量与曲阳的产业资源、文化底蕴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教”与“产”的同频共振。
徐水区区长王春雨在致辞中强调,此次与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办学,高度契合徐水区产业链发展需求,也标志着徐水职业教育正式迈入新的中高职贯通培养阶段。有助于区域产业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良性生态。
清苑区区长李英英指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分校区落户清苑,填补了清苑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空白,强化了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智力支持。清苑区将用足用好这一优势资源,坚持把市场需求作为职业教育生命线,优化学科设置,提高教学水平,推动产教融合发展,与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一道,共同打造面向京津雄保的“工匠摇篮”。
高碑店市委书记贾伟斌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合作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一方面,将为高碑店的学子们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高等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将为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我市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保定市教育局副局长董群作总结讲话。她指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县域分校区是市委市政府推进“优化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产业布局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布局”的战略考量,也是市教育局统筹教育资源,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下沉到市县合作办学的具体举措,为县域和高校互惠互利、协同发展开创了新模式。她强调,要深刻认识合作办学的重要意义,着力打造产教融合的示范标杆,积极探索职教改革的保定经验。
根据合作办学协议,曲阳分校区围绕雕刻、定瓷等特色产业开设艺术设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等专业;安国分校区围绕中医药产业开设药品生物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清苑分校区围绕农业产业开设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畜牧兽医等专业;高碑店校区围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开设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徐水分校区围绕汽车产业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2025年开始招生。
学院副院长赵伟,办公室、学生工作部、教务处、计划财务处负责人;保定市教育局职成教科负责同志;相关县(市、区)主要领导,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职教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据学校官网介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办综合类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市,毗邻雄安新区。学院前身始建于1935年,具有88年悠久的办学历史。先后荣获保定市职业技术教育龙头学校、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优秀院校、河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北省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21年,学院被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推介为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2022年,学院被河北省教育厅遴选为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