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阳贵安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坚定不移落实“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全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在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崭新的吉利银河E5正有序地驶离生产线,一辆汽车从零开始到整车制造完成,平均只需要24小时。2024年,吉利贵阳基地整车产量达13万台、产值超130亿元。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 娄源发:银河E5这个产品就是要把贵阳基地真正能够做到有竞争力的、高智能化的基地。我们的工厂也要持续做产能和效率的提升,真正把中国新能源汽车做成全球标杆。
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贵阳贵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工业经济第一拉动力作用更加凸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创近年新高。服务业规模壮大,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入选过境免签240小时“朋友圈”,贵阳国际陆港到发集装箱超2.2万大柜。农业稳定增长,粮食种植面积、产量超额完成目标,“菜篮子”工程在全国考核中排名第四。
城市更新是贵阳贵安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走进南明区八里屯安置小区,小区经过综合整治,面貌焕然一新,空间布局优化,配套设施完善,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高。
南明区八里屯安置小区居民 刘贵荣:以前这里没有绿化,坐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多了这些坐的地方,老年人玩的地方还有健身器材,绿化也做得很好,我们非常满意。
高品质生活增添新福祉。2024年,贵阳贵安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城市“一圈两场三改”成果得到巩固,农村“五治”工作深入细致,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及城镇地下管网改造项目稳步推进。民生工程扎实开展,新增城镇就业15.91万人、学位3.1万个、优质床位800张、公共停车位2万个。文商教体旅融合亮点纷呈,路边音乐会火爆出圈,全年接待过夜游客达3430万人次,超过18万人次来筑旅居,“爽爽贵阳”城市品牌持续擦亮。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贵阳贵安也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2024年底,贵阳市“生态云”(二期)系统试运行成功,这一数智中枢将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智慧决策指挥平台及两大业务应用场景融合。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 副局长 徐昱:有效解决盘点数据家底、搭建数据共享体系和数据驱动业务管理三个难题,实现数据服务的“可管、可控、可追溯” ,满足环境事件统一汇聚、智能分拨、协同处置等需求,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生态治理现代化,以“智慧环保”守护贵阳绿水青山。
高水平生态展现新图景。贵阳贵安积极推进“四绿”行动,完善“两山”双向转换机制,预计绿色经济占比超过地区生产总值的50%。挂牌省级自然教育基地22个,城市绿地增加114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80个大城市中位列第一档,贵阳成功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平台。
创新是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贵州大数据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围绕“一芯两园三谷”的产业布局,聚焦打造数字经济、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成效显著。
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 彭本黔:我们公司主要是做超算、算力、算法以及数据安全,这里属于贵州发展大数据的“桥头堡”,所以我们来到这里也是为了更好地拥抱大数据,聚集我们的生态。
2024年,贵阳贵安高标准创新实现新突破,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的500多项改革举措加速落地。贵州科学城扩容提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企业集聚加快,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占全省77.2%。“中国数谷”城市名片越擦越亮,预计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3%。新增常住人口保持较快增长,高校毕业生留筑人数突破13万人。
此外,2024年,贵阳贵安高效能建设取得新进展。一体推进亲商、法治、平安、数治、文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制定“执破融合”机制,贵阳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获全国“优秀级”,“城市大脑”经验全省推广。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固定资产投资连续12月正增长。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政务服务更优、营商环境更好、城市功能更强。
过去一年,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下一步,贵阳贵安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加快构建具有贵阳贵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生态环保与民生改善,以创新驱动引领城市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都市,为贵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黄雷 黄俊
编辑/文卓異 责编/陈萌 审核/周云波 终审/曹钦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