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
邹星 吴德锋
初春的三秦大地,处处生机勃勃。
关中平原,重大项目建设掀热潮;陕北高原,“非遗”绽放时代光彩;秦巴山区,春耕备耕正当时。放眼三秦沃野,一幅幅“有产业、有颜值、有福祉”的生动图景正在绘就。
春意盎然!重大项目“拉满弓”
2月13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境内,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简称西延高铁)铜川隧道施工现场“热辣滚烫”。
西延高铁全线最后一座隧道——西延高铁铜川隧道顺利贯通(航拍)。刘一江摄
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在开挖台车上加紧进行岩体钻探开挖等工作,随着隧道最后一层黄土的成功破壁,标志着西延高铁全线隧道全部贯通。
“西延高铁全线建设进入‘加速度’状态。”据西成客专陕西公司西延高铁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周卫民介绍,截至目前,西延高铁全线47座隧道已全部贯通,路基工程已完成设计总量的87%,无砟轨道完成设计总量的38%,桥梁工程完成设计总量的95%,新建8座站房已全部开工。
西延高铁是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包(银)海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299.8公里,建设标准为双线高速铁路,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线路建成投入运营后,西安至延安的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2.5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对进一步完善优化国家高速铁路网络布局,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在西安,一季度共开工重点项目85个,总投资9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5亿元,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
在延安,一季度计划新开工项目118个,总投资264.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4.51亿元。
在汉中,万利航空飞机零部件加工制造及装配生产线二期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投用,预计年产飞机零部件2万件,可实现年产值1.6亿元,年税收1200万元,带动就业100余人。
2025年陕西省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
春意穰穰!文旅融合“添活力”
街头巷尾,人潮涌动,秧歌热烈开场;亭台楼阁,戏曲低吟,唱功撩人心弦。陕北秧歌、榆林小曲等众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塞上驼城”,为市民游客献上一道精彩纷呈的“文旅盛宴”。
陕北秧歌游街表演在榆林城区举行。杨彬摄
“感受到了榆林特有的年味儿。”2月12日,来自宁夏的游客唐诗雯刚到榆林就赶上了2025“陕北榆林过大年”全国秧歌展演的收官演出。演员们跳得起劲,观众们看得入神,唐诗雯连连表示,“不虚此行!”
“非遗”唱主角,文博馆内过大年。
开学前夕,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观者如云。“这是做什么的呀?”10岁的许欣冉指着眼前的一座青铜器问道。
各地游客们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供图
听到提问,一旁的讲解员立刻回答道,“这是‘镇院之宝’何尊,是西周早期的盛酒器,上面铭文中的‘宅兹中国’4字,是‘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从榆林秧歌到宝鸡社火,从西安“夜游城墙”到延安红色演艺演出,放眼陕西各地,传统热门景区火爆依旧,新春年俗文旅活动多点开花。
春节期间,陕西省重点监测的51个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91.3万人次,同比增长3.11%;旅游收入达44632.56万元,同比增长6.26%。
春回大地!春耕备耕“绘新图”
雨水至,春耕始,万物生。三秦大地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春耕,科技元素更加凸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大荔县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万亩示范区内,新型农用机械穿梭其中。刘亦尘摄
2月14日,渭南市大荔县渭河滩区的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万亩示范区里,机器轰鸣,春耕备耕大幕全面拉开。
“注意,高度3米,飞行速度6米,喷幅6米5,准备起飞!”伴随着无人机指挥员赵展翅的指令,6台大疆T60农用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麦田匀速飞行,实施化学除草、追肥等作业。
据飞防负责人梁栋介绍,使用无人机作业,不压苗,不伤苗,不重喷,不漏喷,喷洒均匀,同时能够在作业过程中自动避障绕障,提高病虫害防控的综合效能。
截至目前,大荔县共投入使用农用植保无人机151台,自组式喷杆喷雾机28台,日作业能力达7万余亩,极大提高了农耕作业效率和粮食产量。
以技助农,以技增收。位于秦巴山区的安康市紫阳县,茶叶产业是其最具优势的传统产业,12万人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工作。
农技人员现场指导茶农管护技能。紫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月16日,为迎接新一年的茶叶采摘季节,当地的农技人员通过“理论授课+田间实操”,将春茶管护的课堂直接搬到了茶园之中。“今天学到的东西,对我来说太有用了。”蒿坪镇蒿坪村三组的村民祝玉会竖起大拇指说。
“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茶园提质增效,实现农民增收。”紫阳县茶业发展中心技术股股长邱红英表示。截至目前,紫阳县有茶园26万亩,培育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区)66个。茶叶年产量12795吨,年产值35.5亿元,综合产值70亿元。
汉江沿岸,一场油菜“一促四防”技术培训正在有序开展,犹如一场春耕生产的“及时雨”;
秦岭南麓,农机纷纷“上岗”,与人力协同合作,呈现一片“人机共舞”的繁忙景象;
陕北高原,智能温室大棚中,全自动育苗机不停运转,一排排育苗盘内的嫩苗株株“蓄势待发”,“奔赴”田间地头。
2025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并列出“加强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壮大县域经济”等9项重点工作。
重大项目提速稳跑,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田畴阡陌生机勃发,三秦大地正以昂首之姿信心满满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