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世间的万物,尤其是战争当中使用的各种武器,在它的身上不可能只有优点,实际上,更通常的情况是,大家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大致一样多。
有意思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一种武器的情况就和上面说的情况差不多,几乎相同数量的优点和缺点并存,那么这种武器究竟是什么呢?
好吧,直接说出答案,这种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武器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使用的ZIS-3型76毫米火炮。
那么这种武器究竟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并存呢?
一、炮口楼制退器。
对三楼制退器的优点我们不用多说,炮口制退器的积极作用就是它可以有效的减少火炮射击时候的后坐力和火炮射击时候产生的烟尘,降低火炮阵地暴露的概率。
但是ZIS-3在进行多次射击以后,它的炮口制退器会产生裂纹,如果ZIS-3的炮手没有及时发现这种情况继续射击,就有可能导致炮弹在飞出炮口的时候和破损的炮楼制退器相撞并且导致火炮被毁的严重事故。
二、火炮的防盾,
对于ZIS-3型火炮防盾的积极作用,大家都能够想到,那就是无论是面对德三炮火还是步兵的攻击,火炮防盾都能够为ZIS-3型火炮的炮手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至于说ZIS-3型火炮防盾的负面作用,那就是这种火炮的设计师在当初设计这种火炮的时候对防盾的防护能力过于求全求大了,这直接导致ZIS-3火炮的防盾尺寸过大,非常不方便炮手对火炮进行机动,虽然在战争当中苏军炮兵一直向工厂呼吁减小ZIS-3的炮盾,但直到战争结束,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苏联炮兵不得不在整个战争当中一直忍受这种火炮那个硕大的防盾。
三、ZIS-3火炮的炮弹,
不用说,一种火炮的价值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它使用的炮弹体现出来的,自然ZIS-3也不例外。
至于说ZIS-3炮弹的缺点,那就是这种炮弹需要黄铜这种有色金属来制造,而在战争时期黄铜这种有色金属是非常宝贵的,即使炮弹再出色,必须用黄铜制造也抵消了它在观性能上的优势。
如果给这种炮弹改用钢壳炮弹,那么就会完造成ZIS-3火炮在射击的时候散布过大,射击精度变差,钢壳炮弹成本便宜的优点根本无法得到体现。
四、ZIS-3型火炮的炮管,
具体的说,ZIS-3型火炮的炮管通常采取螺栓固定方式,但这种固定方式在火炮进行几次射击以后,固定螺栓很容易发生断裂情况。
当然,当时也有人试图把ZIS-3型火炮的炮管直接用电焊焊接在火炮身上,但是,焊接式固定比螺栓固定更不靠谱。
几次射击以后,火炮射击带来的强大冲击力很容易就让炮管上的那些焊点就脱落了,火炮的炮管变成了悬浮在火炮的炮架上面,这时的ZIS-3火炮已经和废品无异,这种情况直接防护火炮在接下来的射击时过程当中难以瞄准和正常使用,这是ZIS-3火炮当时存在的另外一个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