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市晴岚
释文:近寺参差出,行人取次多。板桥双路口,此世几回过。徵明。

二、远浦归帆
释文:孤帆落日明,青山相映带。遥遥万里情,更落青山外。徵明

三、渔村夕照
释文:晒网白鸥沙,冲烟青口萁。欵乃一声长,江空楚天碧。徵明

四、潇湘夜雨
释文:湿云载秋声,万籁杂篁竹。江湖白髪长,独拥孤蓬宿。徵明

五、烟寺晚钟
释文:日没浮图昏,遥钟出烟岭。应有未眠人,冷然发深省。徵明

六、洞庭秋月
释文:月出天在水,平湖凈于席。安得谪仙人,来听君山笛。徵明

七、平沙落雁
释文:征鸿恋回渚,欲下还惊飞。苇深嶒缴繁,岁晚稻梁微。徵明

八、江天暮雪
释文:密雪洒空江,云暝天浩浩。宁知风浪高,但道渔簔好。徵明

文徵明《潇湘八咏册》以“潇湘八景”为题,诗画合璧,展现了其诗、书、画“三绝”的造诣。每幅画作配以行书题诗,语言隽永,意境清远。例如《潇湘夜雨》中“湿云载秋声,万籁杂篁竹”以简淡笔墨勾勒出夜雨孤舟的萧瑟,而《江天暮雪》中“密雪洒空江”则通过留白与墨色对比,凸显雪景的苍茫。

从生平来看,文徵明早年科举屡试不第,54岁方入仕途,57岁归隐后潜心艺事,成为“吴派”领袖。其山水画多描绘江南景致。

“潇湘”自屈原《渔父》起,便与士人精神紧密相连。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清洁品性,与渔父“沧浪之水”的超脱智慧,共同构成潇湘意象的双重内核。文徵明《潇湘八咏册》中“独拥孤蓬宿”“冷然发深省”等诗句,既是对贬谪文化的呼应,亦是对文人孤高气节的隐喻。这种“清深”特质,既指向潇湘水质的物理清澈,更象征士大夫的精神澄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