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春节贴对联,红纸黑字处处透着喜庆;韩国春节贴春联,白纸黑字怎么看怎么怪异!
用汉字书写春联没啥问题,但用白纸是不是有点不太对?韩国为何能搞出白纸写的春联?
大年初一过春节的白色春联
春节是华夏文明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年到这时候,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红色的春联更彰显了这种气氛。
作为华夏文明的附属国,韩国在历史上一直向我国学习,偷学我们的文化习俗,也在春节时贴春联,不过就是这春联的颜色和张贴方式着实有点怪异。
我国的春节是农历每年正月初一,象征着新一年开始,而韩国的春节时间也直接照抄我国,和我国同一天过春节。
如此做法可能是因为韩国以前并没有自己的历法,跟着我国学习的时候,直接采用了我国的历法,然后很多方面都和我国一致。
中韩两国的春节时间一样,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或者可以直接说,韩国的春节就是受华夏文明的影响,从中国偷学的。
穿传统服饰、祭祖、吃年饭……这些都和中国的春节习俗非常相似,韩国甚至还有贴春联的做法,也是从我国偷学过去的传统。
不过韩国学得不到位,他们的春联虽然也是用汉字书写,但纸张所采用的颜色竟是白色,并不是我们所喜欢的代表喜庆的红色。
中国红,一直都是中国人最爱的颜色,这代表着吉祥、好运和喜庆,预示着新一年红红火火一切顺利。
在中国,白色的对联只会出现在一个场合,那就是葬礼上。白纸黑字的挽联,代表着肃穆悲伤,绝对和喜庆沾不上边。
而在韩国,所有的春联都是用白纸写成,然后贴在大门上。韩国春联的贴法,和我国也大不相同。
我们所有的春联都是正上正下地竖着贴,而韩国的春联则斜着贴,两侧顶部靠向中央的位置,底部则向外倾斜,整个春联贴上门之后,大体结构更像一个“八”字。
白色的春联还要斜着贴,这多少有些让人惊讶,韩国的春联为何这么古怪呢?难道偷学的时候太紧张,连颜色都没来得及分辨清楚吗?还是当时看错了时节,错把葬礼当过年?
韩国春联用白色,竟是这个原因
其实,韩国喜欢偷学,还喜欢把偷学到的文化和习俗,吹嘘成自己创造的,然后恬不知耻地拿去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把偷学的春联搞成白色,韩国人过春节也学着发“红包”。当然,韩国的“红包”也是白色的,所以准确的说法也不应当叫“红包”。
小孩给老人拜年,老人给小孩压岁钱,这是春节的一大习俗,韩国也有类似的说法。当家里的小辈给老人拜年后,韩国的老人就会用白色信封装上压岁钱,然后送给孩子们。
韩国过春节喜欢用白色,这倒不是从我国学歪了,而是白色在韩国民众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不像我国白色与丧事画等号,是“不吉利”的象征。
在韩国的传统文化和韩国人的认知中,白色代表着纯洁、清新,是敬意和庄严的象征,因此白色很适合用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场合。
在韩国人看来,春联所用的白色,象征着全家和谐、五谷丰登,也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同时,白色还有着含蓄内敛的文化气质,更符合韩国人对新一年更加和平纯净的期许。
当然,也有人认为,以上这种说法只是现代韩国人往自己脸上贴金。采用白色春联的真实原因,是因为韩国历史上底层人只能用白色。
以前世界上根本没有韩国,它和朝鲜是一个国家,并且统称为朝鲜。以前的朝鲜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即两班、良民和贱民。
两班是朝鲜的贵族阶层,他们属于统治阶级,日常生活中可以随便使用带有色彩的东西。而良民和贱民都属于底层,只能使用朴素的白色,尤其是这两个阶层的衣着,只能选择素色。
在严格的阶层划分下,白色成了百姓特有的颜色,他们学着贵族贴春联,也只敢采用自己阶层能用的白色,不敢有丝毫僭越,否则很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我国商朝末期,因为商王朝灭亡,有一部分商朝遗民迁往辽东半岛避难,后来又被周王室赶到了朝鲜半岛,这才在这里扎下根来。
商朝人崇尚白色,这群商朝遗民的后代也保留下这个文化习俗,就将白色作为最庄重的颜色,在最重要的节日里使用。
用汉字写春联,韩国文字的演变
韩国人用汉字写春联,虽然写得有点不着调,但汉字确实在韩国历史流行过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和使用汉字是当时贵族特权,汉字也是朝鲜王朝的官方文字,用于交流和书写历史。
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国,韩国的历史上,汉字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公元前108年的汉朝时期,汉字就传入朝鲜半岛,并逐渐成为贵族和学者主要的书写工具。
可以说,朝鲜半岛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采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在高丽王朝时期,汉字在官方文件和文学作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不过因为汉字难学难懂,学习和使用汉字,一直都是朝鲜贵族阶层的特权,底层民众根本没有机会学习,完全不懂这些方块字的含义。
为了解决文化交流和教育中的障碍,朝鲜王朝出了一位世宗大王,他在1443年创制了训民正音,也就是后来韩国所使用的谚文。
训民正音出现后,让韩国的贵族阶层和底层群体有了统一的文字。世宗大王号召朝鲜人使用这种文字,不过在很长时间里效果并不明显。
为了方便和中原王朝交流,也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和附庸风雅,朝鲜的贵族阶层依然喜欢学习和使用汉字,对训民正音这种下里巴人的东西完全不屑一顾。
真正的改变从1945年开始,当时二战刚结束,日本战败后朝鲜赢得独立,而当时的中国也刚摆脱殖民统治,是历史上最衰弱的时期。
独立后的朝鲜大力推广本民族文字,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训民正音,逐渐剥离汉字对朝鲜文化交流的影响。
后来朝鲜虽然分裂成南北两国,但双方都没有停止去“汉字化”,韩国更是努力推行“韩文化运动”,将汉字从民族文字中逐渐清除。
1948年,韩国政府颁布《谚文专用法》,正式废除汉字。1970年代,韩国对韩文进行了全面修订和标准化,形成了现代韩文书写体系,并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大力推行本民族文字,但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依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春节写春联依然采用汉字,就是很明显的例证。
那些年,我们被韩国偷走的文化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朝鲜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国,从华夏文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也偷走了很多东西,伪装成自己的文化。
前文提到的春节,还有白色的春联,韩国现在正想方设法地对外宣传这是韩国的传统节日,甚至还特地将其更名为“韩国春节”。
汉服,无论怎么说都是中国的传统服饰,但韩国人根本不管这些,只要看上了就拿来说成是自己的。
在韩国,很多人将汉服故意说成是韩国传统服饰,一位韩国博主甚至直接盗用我国汉服的照片,标注上韩国传统服饰发到外网,故意在国际上混淆视听。
最让人生气的是端午节,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纪念屈原的节日,韩国根本没有屈原,却恬不知耻地将其改名为“江陵端午祭”,然后还跑去联合国成功申遗。
韩国抢先一步行动,导致我们这个正宗的端午节,根本没办法再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好的传统节日就被韩国这样偷走。
泡菜,被韩国视作自己的传统食品,并在国际上大肆炫耀如何好吃,俨然一副韩国国菜的样子。
实际上,泡菜在我国只是一个普通的咸菜,从南到北有很多种不同的做法,韩国学到的也只是其中一点皮毛而已。
近些年,韩国依靠出土的文物,还妄想把汉字也变成韩国的发明,妄称韩国人发明了汉字,然后传到了中原王朝,成为中国现在普遍使用的文字。
就连孔子,韩国都想将其国籍改到韩国,然后给自己增加一个历史名人。幸亏李白的出生地点在西域,否则也很可能变成韩国人,真是从未见过像韩国这样厚颜无耻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