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


《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

最近一个月,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参与了《哪吒之魔童闹海》这个“百亿大项目”,每天都要刷刷手机看看项目进展如何。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不少备受好评的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动画电影,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白蛇三部曲》系列,再到《哪吒》系列电影的成功,一次次说明了观众对神话类作品的喜爱。

中国神话为何受到宠爱?

中国神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故事耳熟能详、老少皆宜,蕴含着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情感需求。《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被热议的“太乙真人为哪吒重塑真身为何用藕?”,大概在于藕是中国人喜爱的一种食物,在中国文化中有藕断丝连的意义,象征着哪吒旺盛的生命力。此外,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与哪吒“魔丸转世却逆天改命”的形象高度契合,暗合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洁抗争”精神的推崇。

《哪吒》的主创人员在采访中还说到,做殷夫人在水边送别哪吒的场景时,特别设计了一条长长的木栈道延伸到水中,还在场景中加入了一株柳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树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折柳送别是一种常见的文化意象,这个场景更好地烘托了母子间依依惜别的情感。

文本是理解神话的重要途径

如果看完电影还意犹未尽,想了解更多关于哪吒的故事,那么可以回到文本来阅读,文本是理解神话的重要途径。哪吒的形象最早出现在佛教和道教文化中,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呈现出更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

然而《封神演义》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对于青少年来说阅读量会比较大,而且部分语言和情节不太适合青少年阅读。由钱儿爸历时三年半播讲,接力出版社历时三年半改编、配图后推出的“少年读封神”系列就是一套给孩子普及封神演义故事的优秀读本。


少年读封神

作者:[明] 许仲琳

编者:钱儿爸

适读人群:7—12岁

“少年读封神”系列是整理钱儿爸《超级封神榜》音频底稿,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改良的一套丛书。本系列保留了钱儿爸讲述故事时的幽默、儿童化语言,还增添了插画,图文结合,使得阅读体验大大提升。



全套书共配近200幅国漫风格插画。笔触精致,画风独特,人物鲜活,富有临场感,将封神世界中的各种名场面细腻、真实地呈现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般的阅读体验。


书中对一些不宜少年儿童读者阅读的情节进行了删改。如纣王在女娲宫中进香、费仲设计废姜皇后这些情节都得到了妥善处理,照顾了少年儿童读者对小说情节的掌握能力、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

为了便于小读者学习,将书中的精华词语和成语单独提炼,每本书后附有“钱儿爸超级封神榜小词典”,让小读者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能收获知识。


希望孩子们从此开始亲近中国古典名著,走进中国神话的奇妙世界。

责任编辑:冯炜茜

责任审校:贾玲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