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一场突如其来的农药中毒,一次意外的医院邂逅,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个善意的谎言和一个神秘人物的出现,让我的命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01
1992年的夏天,我刚从卫校毕业不久。
那是个闷热的下午,我正在家里收拾准备去乡卫生院报到的行李,突然听到大伯家的堂弟小龙气喘吁吁地跑来:"建哥,不好了!二伯在地里打药,中毒了!"
我叫张建,今年十六岁。
从小父母双亡,是二伯一家把我抚养长大。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来不及多想,抓起放在床头的医药包就往外跑。
赶到医院时,二伯已经被送进了急救室。
二妈蹲在走廊里抹眼泪,堂哥堂妹们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
我快步走过去,询问具体情况。
"你二伯说地里虫子多,非要去打药。"二妈抽泣着说,"这天这么热,他还穿着长袖去。结果打到一半就倒下了,幸亏邻居及时发现......"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二伯终于脱离了危险。
但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几天,每天都要打点滴。
看着躺在病床上虚弱的二伯,我当即决定:留下来照顾他。
"建哥,那我们回去照看庄稼。"堂哥拍拍我的肩膀。我点点头,看着他们离开。我知道,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他们。
住院的第三天,病房来了一位新病人。
他自称姓钱,说是来这边出差,突发急性胃炎。
钱叔看起来五十多岁,身材魁梧,皮肤黝黑,说话爽快,一看就知道是个做实事的人。
"小伙子,看你给叔叔打针的手法,挺专业啊。"钱叔躺在病床上,笑眯眯地看着我给二伯换药。
"我刚毕业。"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哦?学医的?"
"卫校毕业,准备去乡卫生院。"
钱叔点点头,若有所思。接下来的几天,我除了照顾二伯,也会帮钱叔换药、量体温。
他经常和我聊天,问我的学习情况,对医疗卫生的看法。
"现在农村医疗条件太差了,"钱叔有一天突然说,"像你二伯这样的农药中毒,如果送医再晚一点,后果就严重了。"
我深有同感地点头。
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卫校生,我太清楚基层医疗的艰难了。
五天后,二伯的情况好转,医生说可以出院了。
我正准备收拾东西,钱叔却发话了:"小张,能不能再帮我一天?我这边还没好利索。"
我看了看二伯,他笑着说:"去吧,钱大哥一个人在这也不方便。"
第二天早上,我照常来到医院。
钱叔看起来精神不错,正坐在床上看报纸。
"小张啊,"他放下报纸,"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去乡卫生院呗,"我笑了笑,"分配好了。"
"就这样?"钱叔皱眉,"你有没有想过继续深造?现在医学发展这么快,光靠卫校这点知识可不够。"
我愣住了。说实话,我也想过这个问题。
但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能上个卫校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
"叔,我......"
"别急着回答,"钱叔打断我,"你好好想想。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下午,钱叔要出院了。
我帮他收拾东西,突然发现床头柜里有一张名片。
在递给他的时候,我无意中瞥见上面印着"县卫生局"几个字。
就在这时,一辆挂着政府牌照的吉普车停在医院门口。司机快步走过来,冲着钱叔喊道:"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