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虹口对区内一批重点企业及特色楼宇(园区)进行了表彰,努力成为投资兴业、发展壮大的沃土。数据显示,2024年虹口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4.2%、实到外资增速达35.8%,均排名全市第一。目前来自75个国家地区的近2000家外资企业在这里蓬勃发展,仅去年一年就落地百家外资企业。

亮眼成绩的背后,法治正成为强劲的引擎。虹口区依托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平台,不断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创新解纷机制、强化政策支持,持续为市场主体注入法治动能。

在最新发布的虹口区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中,“打造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实体枢纽”被列为关键任务之一。

近年来,虹口区高标准规划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的发展蓝图。北外滩多元商事调解中心、北外滩企业庭外重组中心、北外滩航运争议预防与解决中心、北外滩知识产权调解工作室等一系列功能性机构相继落地,提供商事咨询、调解、仲裁、诉讼、公证、司法鉴定等全链条法律服务。


“这些平台聚集了丰富的资源和专业力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需求都能在这里找到解决方案。”上海光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毅深耕跨境破产与重组业务,他参与建设的北外滩企业庭外重组中心已推进5起案件,涉及债权金额 83亿元。他表示,庭外重组中心的成立,不但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资源和便利,也拓宽了律所的案源,进一步提高了律所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而2024年12月发布的“北外滩金融争议预防与解决一站式平台”,更是整合了调解、公证、仲裁、保全、诉讼、执行等多重功能,一站式批量处理了10余起金融纠纷案件,为北外滩金融集聚区建设提供支撑。


在基层治理中,虹口首创“三所联动”“三所一庭”工作机制,联动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和巡回审判庭,形成了四位一体的调解体系,有效提升了基层矛盾化解的效率与质量。

在商事领域,虹口同样积极作为,形成“调解+法院+仲裁”三位一体的多元解纷模式,为企业搭建起更为便捷、高效、精准的解纷平台。


2024年7月,区司法局与虹口法院联合发布全市首部《司法确认工作指引》,推动301件商事调解协议快速确认,涉案标的总额超10亿元。区司法局还与上海仲裁委推动建立“调仲对接”机制,将首例调仲对接案件办结周期压缩至11个工作日。

随着“商事调解+司法确认”“商事调解+仲裁确认”“商事调解+赋强公证”等一系列创新解纷案例在虹口相继落地,虹口的解纷“工具箱”愈发丰富,为各类商事纠纷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在一起金融合同纠纷案件中,正明金融商事调解中心通过“商事调解+楼宇微网格”模式,帮助企业实现“足不出楼”“一站式”化解纠纷,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2024年,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虹口北外滩作出裁决,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目前,另有2起临时仲裁案件正在审理阶段。未来,虹口还将设立北外滩仲裁服务中心,加速建设国际海事争议解决优选地。

政策的支持也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虹口区关于推动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虹口区支持法律科技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地,虹口2024年以来新引进13家律师事务所和3家法律科技企业,全区律师事务所总数已达113家,律师近2340名。

在专业人才方面,目前,区内组建的商事调解专家智库已有159名成员,其中包括17名境外调解专家,涉及海事海商、反垄断、商标权、数据合规、银行金融等50多个专业领域。


2024年,区司法局还推动了5家调解组织实体化运作,目前,虹口已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3家。这些调解组织在商事纠纷解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以浦江经贸调解中心为例,其知识产权团队在一个月内就成功调处了3件信息网络传播侵权纠纷。


“虹口的政策环境充满吸引力,特别是法律服务业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重合,让我们看到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广东华商(上海)律师事务所于2024年在虹口正式开业,律所主任吴波表示,希望依托律所100个大湾区律师和6个粤港澳联营所的资源,助力虹口建设出海法律服务中心,“我们期待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与虹口国际化布局结合,推动长三角和大湾区法律服务协同创新。”

未来

虹口将持续擦亮北外滩法治名片

构建法商融合新生态

法治护航,商机无限

诚邀您来虹口开启新征程

记者:陈怡

图片:虹口融媒体资料图、AI制图

编辑:陈怡

❶ 动漫版虹口地标来了,你喜欢哪一个?

❷ 气温回暖!运动锻炼走起来,春天拥有好身材~

❸ 近2千册!虹口一对老夫妻捐赠藏书

❹ 新突破!上海四院重点学科+4,年内将迎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