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未见其名,保生大帝是谁,祖庭又在哪?为何将他与神医并论

自古以来,生老病死是难以违逆的自然规律,人们都面临一个天敌——疾病。特别是在古代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更是受到了疾病的威胁。

因此,从古至今,人们对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生们特别的崇敬,而医术、特别是医德高超、妙手回春的名医,更是敬为神明。

那么,古代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神医圣医,都有谁?

上古时期,三皇之一炎帝神农、黄帝的老师岐伯,再到古人推崇出来的十大神医:扁鹊、华佗、张仲景和孙思邈、李时珍、葛洪、皇甫谧、钱乙、叶天士、宋慈和朱震亨等,对中国医学做出过杰出贡献,取得非凡成就。



提起中国的民俗文化和神话故事传说,人们对三官大帝中的“天官大帝”、“地官大帝”、“人官大帝”都比较熟悉。

因为天官大帝(尧帝)能够赐福以人间,地官大帝(舜帝)能够赫免人的罪行,而水官大帝(禹帝),则能够解除人间的灾厄。

因此,三官大帝的“三官殿”殿宇楹联上,便写有:天之高地之厚水之深仁慈莫测,赐其福、赦其罪、解其厄、圣德无穷。

在民俗文化中,我国的南方地区还有一位鼎鼎有名的保生大帝。



翻阅姜太公的封神榜名单,保生大帝并未出现在天庭八部365位正神或群星名列中,后来却名气很大,甚至人们时常将他与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人相提并论?

那么,您知道保生大帝是谁吗?为何人们也尊“保生大帝”为神医?他的祖庭又在哪里?

“一心虔奉礼祀,万宝自来临。”

民间敬奉的保生大帝,姓吴名夲(音:tao),字华基,别号云衷,又叫“大道公”、“吴真君”、“花桥公”。

文献资料记载,保生大帝出生于福建路泉州府同安县积善里白礁村(宋龙海白礁人),出身寒微,但从小资质过人,生性纯朴,又爱博览群书,精于采药炼丹和针灸。



年轻时的吴夲,是个四处行医的赤脚道医,由于其医术高超、治病如神,尤其是在治疗妇女的奶疮方面最是拿手,是个乳疾专家,当时的名气很大。

吴夲后来著书立说,还收下了著名的黄医官、程真人、鄞仙姑等人为弟子,桃李满天下。

吴夲之所以后来能与北方的神医扁鹊、华佗、孙思邈等名医相提并论,被尊为南方的"神医",是因为他药到病除,相传还医治好了宋仁宗母亲的乳疾。

宋仁宗赵祯原本打算留他在宫中做御医,可吴夲志在修真,慈悲济世,并不贪恋荣华富贵。宋仁宗感动之余,尊重其志愿。

回到民间的吴真人,用自己的针灸绝活,救活了很多人。去世后,当地百姓为其修建了祠堂秋龙庵来缅怀纪念他。



宋高宗赵构听说这位医德高尚的神医曾治好过老祖宗的病,就颁下昭令,在秋龙庵的基础上,重建了一座高大辉煌的宫殿式庙宇,也就是现在坐落于寻龙江北岸入海处——白礁慈济宫。

保生大帝的祖庭,正是慈济宫,又叫白礁古宫,当地人誉为“闽南故宫”,始建于南宋初年,历代都有增建,为宫殿式建筑,双层三显示器,雕梁画栋、富丽典雅,堪称宋元明清建筑艺术之集大成。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时期,保生大帝的再传弟子,又治了明成祖永乐皇后(仁孝皇后徐氏)的乳疾。永乐大帝特别命人雕凿了一只石狮——“国母狮”,运送到了福建慈济宫。这只奇特的国母狮如今尚在庙宇中,石狮的右掌,高擎着吴夲的印鉴。



随着历代帝王的嘉封和民间的广泛敬仰,各地奉祀保生大帝的宫庙数量越来越多。

明清时期,保生大帝信仰已经走出福建,传播到隔海相望的宝岛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甚至走出国门,受到东南亚等不少国家的奉祀。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1年,仅台湾奉祀保生大帝的庙宇,已有160余座。每年的农历3月11日,福建白樵和台南学甲建等两岸慈济宫,都有大型的庙会活动。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