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期:

2025年3月8日~28日

“21天疯狂写作营”,每日一练习,每日一打卡,挑战你的写作极限。

坚持21天不间断的写作练习,丰富你的写作经验,提升你的写作习惯,还 有爱好写作以及立志成为作家的伙伴与你为伍。


Photo by Ekaterina Bolovtsova

*本文系“叶伟民写作”原创稿件,

转载请联系授权。

写人物对话反反复复一个“说”字

无论写小说还是真实故事,都绕不开人物,只要有人物,就绕不开对话。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手段。

然而,很多新手会陷入一个误区——在对话中频繁使用 “说” 字。

东西再好吃,天天吃也会吐。这种“说完又说”的毛病,会让人物的言行很乏味,有种非要预警一声才开口的刻板和迂腐。

举个反例:

玛格丽特清了清嗓子,一字一顿地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依然在一起,”我看着窗外,说,“亲爱的,就静静等待着这场暴风雨的过去吧。”

她叹了口气,迟疑地说:“会过去么?”

我有些恍惚,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好说:“总会过去的。”

玛格丽特还是怀疑,追问道:“可是,您父亲不会善罢甘休的,是么?”

我有点来气,说:“他还会做什么?”我提高了音量,表示对抗的决心。

我们不需要知道玛格丽特和“我”之间发生了什么,就这段对话来看,就非常拖泥带水。就像一艘快艇,本来可以顺流轻舞,却不幸被缠上了一吨水草,变得笨重不堪。

上述反例魔改自小仲马的《茶花女》,男主阿尔芒爱上了风尘女子玛格丽特,被父亲发现,大吵一架,回来向恋人转述,于是有了这段对话。

原文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依然在一起,亲爱的,就静静等待着这场暴风雨的过去吧。”

“会过去么?”

“总会过去的。”

“可是,您父亲不会善罢甘休的,是么?”

“他还会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可是一个父亲为了让儿子服从他,会无所不用其极的。他会使您想起我过去的生活,拜他所赐,或许也会为我编造什么新鲜事情,而强迫您离开我呢。”

“您很清楚,我非常爱您。”

“是的,可是我也明白,迟早您也许会因为心软而服从他的。”


《茶花女》剧照

前后对比,可见反例中的“迟疑地说”“怀疑追问道”“提高了音量说”等描述是多么累赘,干扰行文流畅,影响阅读体验,实在是画蛇添足。

要写好对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人物“自说自话”,就像顺水推舟,稍加点力,对话就自行展开。

你一点也不用担心读者感受不到或理解不了。好的对话自带画面和情绪,能让读者迅速代入故事的场景中。如果作者太操心,老在一旁絮叨插话,“说完又说”地补充,就很招人烦。

总结一下,对话写作可以遵循两个原则:

1.如果情节进展顺利,在场人物关系清晰,就让他们像演舞台剧一样自行开口,直至新的人物或情节闯入。

2.如果对话中情节、人物变化剧烈,可以辅助以叙述、描写(动作、内心、环境等)内容,避免“说完又说”的无效重复。

最后,我们用老舍《骆驼祥子》结尾处祥子和高妈的对话,感受一下以上原则的灵活运用——

“哟!吓死我了!我当是谁呢?祥子啊!你怎这么样了?”高妈把眼都睁得圆了,像看见一个怪物。

“甭提了!”祥子低下头去。

“你不是跟先生都说好了吗?怎么一去不回头了?我还和老程打听你呢,他说没看见你,你到底上哪儿啦?先生和太太都直不放心!”

“病了一大场,差点死了!你和先生说说,帮我一步,等我好利落了再来上工!”祥子把早已编好的话,简单的,动人的,说出。

“先生没在家,你进来见见太太好不好?”

“甭啦!我这个样儿!你给说说吧!”

高妈给他拿出两块钱来:“太太给你的,嘱咐你快吃点药!”

“是了!谢谢太太!”祥子接过钱来,心里盘算着上哪儿开发了它。高妈刚一转脸,他奔了天桥,足玩了一天。

——老舍《骆驼祥子》

想要写作却无法坚持下去?

不知该怎样系统地学习写作技巧?

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写出爆款故事?

你身边的写作教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故事写作营”

为你准备了一年的写作计划

携手几大头部写作平台

带你从写作入门直到作品发表

订购「故事写作营年卡

选购创意写作指南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