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城市的城管处罚单,因为商家在店铺的玻璃贴招工广告,在店门口摆新品广告,招牌上写畅销菜品等,而城管处罚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影响市容市貌。

一个城市如果整天盯着商家们的招牌、门口广告,整天搞什么创文明城市、创卫生城市,而忽略了商家们开店实际生意的影响,那这个城市的营商环境环境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杭州这次从春节前的deepseek开始,再到春晚机器人,杭州就成为了今年最热门的明星城市,而这次杭州的爆火不是因为网红,不是因为文旅,而是因为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

现在杭州又领先了,这次对商家的包容是对普通城市个体经营者,而且同样是提供很多就业机会的服务业,杭州的营商环境提升是面向所有经营者的。

杭州这样真的“不太好”,你让那些搞形式主义创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怎么办,其实谁都知道拿到文明城市称号有奖金和政策,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城市热衷于搞这个事情。

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但是这样做往往就会本末倒置,有些甚至把搞这样的事情变成了某些部门敛财的手段。

杭州这次又给大家上了一课,不过很多城市的人是叫不醒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