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上海,
乍暖还寒,
年味未消,
展览依旧热闹。
来跟随小艺,
带着对春天的期许,
翻开乙巳年的文艺新日历吧。
2025年上海中国画院迎春画展
时间:即日起-2.23 地点: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
本次展览展出上海中国画院老中青三代画师的60余件(组)作品,涵盖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门类,以精彩绝伦的艺术韵律烘托欢乐祥和的新春气氛,展现新时代的海派书画艺术魅力。纸间墨端呈现出的,是对于又一个春天、又一个年头的美好祝愿,这是一年一会的年节仪式感,更是非遗叠加传统文化的东方美学佳宴。
风自海上——2024建筑艺术作品展览
时间:即日起—2.28 地点:中华艺术宫
本次展览展出近几年来国内近百位优秀建筑家的建筑艺术创作成果。参展者既有院士、大师和老一辈建筑大家,如王建国、孙一民、崔彤、邢同和;也有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建筑师,如章明、张斌、李立、水雁飞、孟凡浩;既有来自国内各美术院校、建筑院系师生团队,如王海松、何崴、徐牧川、李保峰、褚东竹,也有来自各大设计院、事务所的一线生产骨干,如朱小地、汤桦、徐千里、杨明等,展示他们近年来在建筑艺术领域的创作成果。
浪潮的塑造
时间:即日起—4.6 地点:中华艺术宫
“浪潮的塑造”展览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上海市青年策展人成长计划”入选项目,展出有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馆藏名家作品,还邀请活跃于上海的中青年雕塑家参展,以“应物塑形”和“随心造象”两大板块、30余件精选作品展现20世纪以来雕塑艺术家对上海城市精神、海派文化特质进行的多元表达,映射出海派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艺术光辉。
游刃乾坤——近现代海派篆刻的崛起
暨来楚生陈巨来 叶潞渊篆刻学术特展
时间:即日起—4.6 地点:程十发美术馆
展览是近年来申城难得一见的大规模梳理海派篆刻的展览,展出了近270件(组)篆刻、书画作品及文献作品。展览分“颉颃吴齐”“第一希有”“潞璋琼渊”“西泠风来”“谁主沉浮”五个单元,在深入发掘来楚生、陈巨来、叶潞渊三位篆刻大家的艺术成就的同时,也将回望中国近现代篆刻艺术流变中海上印坛先驱们的流派纷呈与独树一帜。
智水仁山——中国近现代大师山水名品特展
时间:即日起—3.20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依展陈设计呈现包括蒲华、张大千、郑武昌、黄宾虹、 溥儒、陆俨少 、傅抱石、李可染、刘海粟、林风眠、吴湖帆、朱屺瞻、赖少其、应野平、刘旦宅、钱松嵒、黄秋园、陶冷月、赵望云、白雪石、谢稚柳等三十余位二十世纪中国重要画家的山水名品共四十余件(套),分“天地是吾师”“江山如此多娇”“笔墨意趣的升华”三个板块,管窥中国山水画在二十世纪的发展面貌,体现大师们对山水创作的执着与永恒的追求。
从前
时间:即日起—5.5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览“从前”聚焦于在上海创作与生活的艺术家,他们透过多样的创作语言讲述了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间的故事,这既是悠长的记忆,也是生命与意识的延绵。在此次馆藏展中,余友涵、李山、胡项城、周啸虎、周铁海、陆春生、杨振中、杨福东、徐震、张鼎、殷漪、鸟头、张小船、崔洁、林科、胡为一的作品表现了隐匿的个体与城市的羁绊,空间在此不再有稳定的坐标,更像是一个精神性的地理概念。
繁花似锦
时间:即日起—2.23 地点:上海宝龙美术馆
无论是在东方语境还是西方语境,“花”都被赋予不同的象征与隐喻。此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身处不同的地域、时代,也经历了不同的机遇和历程。如今,他们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之下,成为这个时代的关键力量。他们的作品只有“我”的自然成长——我的生活、我的视野、我的认知、我的追求。恰是这份纯粹,让他们经历了独特的个体经验,形成自己的文化基因,也照应了这个时代发展的起伏。每位参展艺术家,都是一条独立的文化线索,勾勒了复杂而多元的共生图景。
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
时间:即日起—5.10 地点:浦东美术馆
“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是泰特美术馆组织的同类题材展览中的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汇聚逾百组作品,其中约80件为透纳的油画与水彩真迹。展览根据透纳的创作主题划分为八个单元,全面展示透纳各个重要时期的艺术发展及创作风格变化,馆内还专门打造沉浸式空间,特别呈现泰特美术馆为浦东美术馆定制的透纳纪录片,带领观众与透纳一同踏上他笔下的旅程。
活动信息供参考,具体以现场为准
文编 | 忻颖美编 | 音云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