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深夜,一盏昏黄的台灯在老旧的书房里摇曳。门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房间里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李明远正在整理他师父南怀瑾生前留下的遗物,突然一张泛黄的纸片从厚重的笔记本中飘落...
01
"这是什么?"李明远拾起纸片,借着台灯的光仔细端详。纸上的墨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依然可以辨认出那熟悉的字迹。
这是一份手札,上面写着"2025年:青龙向东,白虎向西,朱雀向南,玄武向北"。
李明远的手微微颤抖,他知道自己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当年跟随师父学习的场景,那时南老师常说:"玄学之道,重在变通,贵在明理。"
南怀瑾一生钻研玄学,在预测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早年间,他就准确预言了多次重大历史事件。
1995年,他曾在一次私密的谈话中提到2025年将发生重大变化,但从未具体阐述。而在他生前最后几年,更是闭门谢客,很少对外发表言论。
"老师啊,您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切吗?"李明远喃喃自语,小心翼翼地将手札收好。他连夜翻阅了大量资料,试图寻找更多线索。
第二天一早,李明远立即联系了同门师兄张志强。他们约在了一家名叫"清风茶馆"的老字号见面。推开斑驳的木门,茶香扑面而来。
"志强师兄,你快看看这个。"李明远将手札小心翼翼地摊在桌上,"我昨晚整理老师遗物时发现的。"
张志强戴上老花镜,手指轻轻抚过泛黄的纸面:"这确实是老师的笔迹,笔锋依旧凌厉如刀。而且,这预言似乎正在应验!"
"什么意思?"李明远倾身向前,茶水在杯中微微晃动。
"你先别急,"张志强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厚实的笔记本,"我这些年一直在记录一些特殊现象。你看东部地区最近的变化,尤其显著。"
他翻开笔记本,继续说道:"上海、杭州等地的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就在上个月,沪江研究院突破了量子计算的重要瓶颈,这项技术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的科技格局。"
"不仅如此,"他指着另一页密密麻麻的记录,"最近半年,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当地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普遍出现显著改善。我那个患了二十年高血压的表叔,现在已经完全不用吃药了。"
李明远点点头:"确实如此!我姑妈之前风湿痛得连楼都下不了,现在每天都能跳广场舞。上周我去看她,她还说最近总能梦到一条青色的龙在东方盘旋。"
"这就对了,"张志强放下茶杯,"青龙向东,生机勃发。这是老师预言的第一个征兆。再看西方。"
02
他拿出平板电脑,调出几则国际新闻:"美国最近爆发了一种新型病毒,已经造成大规模感染。政府虽然在极力掩盖,但据我的一个在CDC工作的朋友透露,情况比想象中严重得多。这不正是白虎向西的征兆吗?"
"老师真是料事如神!"李明远感叹道,随即又皱眉问道,"那朱雀向南和玄武向北呢?这两个方位会发生什么?"
张志强正要开口解释,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谈话。他看了眼来电显示,脸色微变。
"喂,老林,什么事?"张志强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
"张老师,南方出事了!"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呼吸声,"我在广东这边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天空突然变得通红,而且我在古玄学典籍中查到一些惊人的记载。"
"什么记载?具体说说。"张志强示意李明远把茶馆的门关上。其他几桌客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根据《南岳志》记载,朱雀显世之时,必有大变。我刚刚在潮州古观查到一份秘籍,上面详细记载了朱雀向南的具体征兆。这些征兆最近都在逐一应验。更重要的是,这份记载还提到,一旦朱雀真正现世,南方将会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
电话突然中断,只剩下一阵刺耳的杂音。
"喂?老林?听得见吗?"张志强反复按着重拨键,但电话那边始终没有回应。
就在这时,茶馆的灯突然闪烁了几下,随后整个房间陷入了黑暗。窗外的雨声变得更大,隐约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雷声。茶馆的其他客人开始骚动。
一条短信突然亮起在张志强的手机屏幕上,下一刻他顿时脸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