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帮教为民好榜样
郑鹿
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徐汇区工作站站长
郑鹿,女,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8月出生,2005年参加工作,现任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徐汇工作站站长。曾获评“中国百名社工人物”、“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十佳社工’”“上海市优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等称号。
郑鹿虽然是一名80后,但已经是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的一名资深社工,大学毕业后就投入了这个旁人看来略显危险、具有挑战性的独特岗位——司法矫正社工,面对一群旁人谈及色变、避而远之的特殊人群——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从入行至今已有19年。投入、用心、踏实、肯干,就让工作还不到3年的她,从一名一线社工成为了区级工作站的负责人,成为了全市最年轻的站长,带领全区近40名社工奋斗在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一线。
不惧劣势 用心钻研
率领团队勇攀高峰
当年成为站长时,郑鹿只有26岁。面对30余名年纪都比她大、社会阅历都比她丰富的社工,她深深觉察到了压力。但她知道,这是领导的信任、同事的重托,于是她努力克服年龄上的劣势和经验上的不足,边工作边钻研,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团队管理理念,即:
处事公平,为人公正,用诚信诚心得民心;
发挥专业,挖掘爱好,用所学所长服务对象;
重视新人,重用骨干,让每一个人都发挥作用;
把握有度,衡量有尺,让制度规章管理团队。
19年来,她先后获得市、区司法行政系统、市新航总站多个先进个人,她带领的社工团队先后获得市、区司法行政系统多个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获得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先进工作站,新航徐汇区工作站团队更是与众多监狱劳教部门、基层司法行政部门齐名,被评为上海市首批“司法行政工作标兵集体”。
当选站长后第一次上台领取集体荣誉
攻克万难 激发斗志
指引队伍走出尘霾
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司法矫正社工一直被看作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半自主社会组织”,多年来,他们以行政化为主、专业化为辅,大家习惯了按部就班的行政工作,不愿触碰动脑子费精神的专业工作。
面对这样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她决定分两步走,重新激发起专业社工该有的激情和态度。
一是借培训让社工开拓专业眼界。过往的培训一直停留在社会工作、法律、心理层面,她相信“眼界决定一切”,为了达到更好的服务成效,扩展专业知识面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于是她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来为大家教授“新知识”,阅读、叙事、正念、音乐、绘画、心理剧、沙盘、DIY、绿色、芳香及舞动等一系列国际上已经被证明有效的专业疗愈方法,就像大餐一样被摆在了徐汇社工培训的“餐桌”上。
二是借考核“逼”社工重拾专业态度。她决定改变以往吃大锅饭的模式,用考核来“逼”社工做专业,转变考核导向,强专业、弱行政,拉开考核差距,促进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如今,社工们慢慢从“被迫做专业”变成“主动做专业”,从觉得“专业无用”开始慢慢相信专业的力量。
带领全体社工开展以凝心聚力为主题的“社工文化节”
勇于探索 创新服务
树立徐汇特色品牌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她积极响应“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的号召,先是在全市率先实践了“工作室运作模式”,创立了播爱新航(就业服务)、播爱心声(心理矫正)、播爱书香(教育学习)及播爱扶苗(未成年子女关爱)四个工作室,由专人专岗提供专业化帮教服务,并由此创立了深入人心的 “徐汇播爱”品牌。
接着,在工作室运作成熟的基础上,又率先成立了业内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非组织“上海市播爱回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升自主造血能力,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先后争取到各类资金支持达100多万,实施了“播爱新航工作室——徐汇区特殊人群就业服务项目”、“唱亮心扉——徐汇区特殊人群音乐治疗项目”、“播爱心声——徐汇区特殊人群心理矫正项目”及“艺成长——徐汇区特殊人群教育成长项目(4期)”等在内的多个项目,项目成效显著。
借助项目运作,她又带领团队在业内率先探索了将“循证矫正”与“艺术矫正”相结合的社区矫正教育学习新理念,邀请全国知名社会学、犯罪心理学专家及第三方专业机构,探索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评估出社区矫正对象犯罪的最主要原因,运用阅读、音乐、绘画、正念及舞动等艺术疗愈手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矫正方案,开展个案服务,获得了初步的成效,受到了业界高度关注。
带领服务对象前往儿科医院开展公益项目
把每一天都当成新的起点,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全新挑战,把每一次挫折都当成一次历练,郑鹿相信,只要怀抱这种信念,无论是一名站长,还是一名一线社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中做出一番成就,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编 辑|冯小瑜
校 核|季佳庆
责 编|袁 琳
审 核|徐连宗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