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2025年2月19日《焦作日报》A11版

梅有馨香苑中来

“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就是人间美景。我们要一起努力,让这美景越来越靓丽。”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深情寄语,这也是中站区朱村街道梅苑社区细“治”入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4年,梅苑社区在朱村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居民满意度为目标,一砖一瓦绵绵用力,一针一线久久为功,释放精细化治理效能,社区建设持续向上向好,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梅苑社区开展“党建领航,情暖中秋”活动。通讯员 屈聪霞 摄

党建引领

“一核五微”画好党群同心圆

这一年,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核心力量,基层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三评”“主题党日”等制度。积极探索成立梅苑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按照“六好”标准,组建了7个特色党小组,形成了“一个中心、七个阵地”组织架构,扎实推进“六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好“四个作用”,成功创建第四批全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聚力打造“一核五微”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微平台、微心愿、微项目、微课堂、微行动”五微为载体的创新型社区治理模式,致力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社区“微治理”之路。依托4个党支部组建楼栋党小组26个,评选党员示范户69名,将辖区划分为“社区—网格—楼栋—单元—示范户”五级网格,使辖区的党员实现了全覆盖精细化管理。同时,依托全科网格“三全两化”管理模式,对辖区人、物、房、点、路实施精准管控,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打造“户连户睦邻、手拉手同行、心贴心结亲、人与人和谐”的典范社区。


小梅助力团,圆梦群众微心愿。通讯员 吕梦娇 摄

共建共享

让“老房子”住出新幸福

这一年,我们坚持共建共享,凝聚居民力量,以创新理念推动社区绘新景。

以党建引领成立“红色物业”、物管会,通过“说、议、办、评、晒”五步工作法,真正让居民行动起来,让自治实打实运作起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谈话”,在嘘寒问暖中增进感情,在真心实意中听取收集建议,并通过党群议事会协商议事平台,与辖区党员和群众共同商议解决大家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去年共收集、解决安装监控、房屋加固治漏、路灯维修等60余件问题,经过改造提升,危旧房屋结构得到了加固,外墙立面整洁干净了、柏油路扩宽了、花草树木也变得葱郁青翠,让“老房子”住出了“新幸福”。同时,每周二、周五开展清洁活动,对乱堆乱放、小广告等进行集中清理。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更换新的篮球架、垃圾桶等。此外,社区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制订防汛、应急疏散等预案,开展防汛演练2次、消防演练2次,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有制度、有预案、有人员。


梅苑社区的老大娘在花园般的文化长廊下开心聊天。通讯员 许来伟 摄

群防群治

绘就基层善治好“枫”景

这一年,我们坚持群防群治,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根本,努力绘就新时代矛盾纠纷化解新“枫”景。

以“三零”创建为牵引,实施全科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利用好网格化管理优势,发挥楼栋长工作机制作用,加强租赁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积极在辖区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如防电信诈骗宣传、防溺亡、“法佑春蕾”等活动。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主要干道、学校门口等重点部位架设安装高清摄像头,织密前端感知网络,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通过综治系统办结处理日常居民楼院事件228条。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服务青少年500余人次。积极推动“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常态化,“老陈听你说”矛盾纠纷调解室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9起,化解成功率达100%。常态化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社会治安防范、安全隐患协查、救助帮扶服务、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做到常态走访知民情、收集民生汇民智、民事代办解民忧、快捷回复暖民心、上下互评知民意,实现了网格服务辖区居民“零距离”。


梅苑社区的孩子们在平整笔直的跑道上快乐奔跑。通讯员 许来伟 摄

关注民生

宜业兴业汇聚发展新动能

这一年,我们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拓宽创业渠道、提升兴业水平。

主动服务企业商户,对文明商户进行评选并颁发文明商户小红旗,为辖区22家“六小”门店安装烟感器。组织辖区失业人员参加电商技能、创业沙龙等各项创业技能培训。线上线下开展春风就业行动,宣传发布就业信息。公益性岗位申报3人,办理失业登记21人、就业登记18人、困难认定20人、市级“4050”人员社保补贴共16人、区级“4050”人员社保补贴共37人。完善“暖心驿站”功能,线上和美团优选、淘特、多多买菜等平台合作,为居民购物提供便利。为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热水、手机充电、休息看报等服务,被认定为区级以上充分就业社区。

微光成炬

志愿同行为幸福再加码

这一年,我们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途径,以社区基层党委为核心,整合辖区资源和志愿服务,不断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感和归属感,全力守护居民群众的“微幸福”。

创新成立“小梅助力团”7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开展文化惠民、调解纠纷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社区服务“微行动”,大力推行“全岗通”服务模式,开展延时和AB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居民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文化广场、梅苑书吧等活动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与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共同创办了“耘梦学堂”,累计开展活动36次,2024年代表中站区参加了市文明实践项目比赛,荣获焦作市三等奖。为社区学龄儿童提供公益文化服务,丰富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解除了双职工家庭和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得到了辖区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和点赞。与焦作五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嘉乐园老年大学、槐园拳社等联建单位共同开展“爱心义诊进社区”“聆听老兵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浓情端午飘粽香,邻里同乐送安康”“党建领航,情暖中秋”“九九重阳,岁岁安康,情暖梅苑”等一系列活动,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亮化社区环境,共建共享“绘新景”。通讯员 刘长明 摄

回首2024年,过得充实,走得坚定。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了社区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的坚定步伐。

2025年,梅苑社区将在朱村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在辖区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的支持下,以党组织为“圆心”,以全科网格化管理为“半径”,在工作细微处下功夫、在为民服务上守初心,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共同谱写社区美好生活新篇章。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娜 通讯员 屈聪霞 报道

20位“焦作名师”形象惊艳亮相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 点击关注 --

总值班:吕正军   统 筹:王 鹏 梁易凝

责 编:聂 楠   审 核:丰舒潍

编 辑:李 洋   校 对:黄小霞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