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一名战友,调到副团第二年分到了经济适用房,年底就选择了转业,如今已是正处级实职领导干部,这待遇相当不错。
实际上,我个人的经历也颇有意思。2008 年上半年,我在西藏军区正值正营时选择了复员。2007 年我调了正营,当时大军区修建的一些经济适用房,我在 2007 年底符合条件,因而也拿到了经济适用房。2008 年上半年,我便以正营复员离开了部队。
在部队中,有很多方面是战友们颇为关注的。一方面是在部队职务的晋升,另一方面是在部队退役方式的选择,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能否享受住房政策。从职务晋升来看,往往并非个人所能完全掌控。当然,就职务晋升而言,越是上级大机关,对职务提升越有利。
比如,以前我在旅里,当个科长还算容易,正营基本就到顶了,要么被推荐出去提副团。但我到军区机关工作几年,从干事调至副团。当时 2007 年我调了正营,即便再晚,2010 年也肯定能调副团。但在旅里,虽说副营干两年就能当正营级科长,可当了科长能否调副团,调到何处就难说了。
从退役方式来讲,2001 年开始的自主择业政策,很多人错过了,一直到 2021 年自主择业政策结束。这期间有些人遇到政策变化,比如我在 2007 年,当时自主择业政策规定团职干部需 20 年军龄,而我 2008 年选择了复员,因为当时军龄只有 13 年多,太短,要干到 20 年还得再干七年。所以部队里的政策变化,会影响到退役方式的选择。
最后是住房政策,一般来说,只有团职以上干部才能享受。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营职干部也可能享受。就像以前的自主择业政策,通常是 20 年,但在某个特殊时期,18 年也能享受自主择业政策。比如我以前所在宣传科,有副营职干事 18 年就享受了自主择业。
在住房保障政策中,如果刚调为副团级领导干部,职务晋升的同时又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还在上海有一套部队的经济适用房,那真是太好了。所以说,上海的这位战友,确实职务未受耽搁,住房保障也有,回到地方 50 多岁,成为正处级干部,我觉得相当不错。
大家对这种情况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