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西藏军区一名正营职复员军官。1998年7月至2008年3月在西藏军区工作。每天给大家分享军旅故事。
逐月已满四年,那些选择逐月的战友们,是后悔还是庆幸自己的选择正确呢?
逐月领取退役金政策虽是新生政策,但自 2021 年底至今,也有四年时间了。想必很多战友在将逐月与转业进行对比后,有的可能为选择逐月而后悔,有的则庆幸自己的选择没错。然而,无论怎样,选择了逐月,就得为自己的未来负责;选择了转业,或许就过上平淡的生活。有人说选择逐月是没得选,其实对于退役军人而言,永远都有选择。
我不知道选择逐月的战友是何种心态,但选择转业的战友心态相对简单。近期,有很多战友问我,说自己符合逐月的条件,究竟是选择逐月还是转业,有军官问,也有士官问。我在一些短视频中看到,常常会将这几种情况摆出来,比如一次性领上百万块钱,或者每月领几千块钱,然后算一笔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公务员,每月领多少工资。其实这三种方式,第一种类似复员,像我当时是正营复员,由于军龄短,只有 13 年多,不符合自主择业条件,所以没选择转业,只能选择复员。
对于这些选择逐月或转业的战友来说,实际上,若已经做出选择,无论是后悔还是庆幸,都毫无意义,只有对未来即将选择退役方式的战友,才有参考价值。因为过去的已无法改变,只能把经验和教训留给未来要做选择的战友。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对于西藏的军官、军士,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在现在看来,仍然是一个重要且值得参考的机会。当然,如果职务较高,比如正团实职干了3年以上,回到内地能安排县处级实职以上职务,选择转业也是可以考虑的。若只是正营及以下的军官,包括军士,建议选择逐月,也并非不好。选择转业永远不会是最好的选择,但也永远不会是最差的。争议点主要在逐月上。
对于内地的战友来说,如果是军士,选择转业更好;如果是军官,选择转业也更好。很多人总是从待遇角度比较,认为转业后待遇低,甚至可能比不上逐月高。实则不然,内地的逐月领取退役金,相比以前的自主择业,金额会少一些。而转业安置,并非想象中待遇那么差,你所看到的待遇,或许并不是他们真实的待遇。转业安置作为退役军人退役方式的重要部分,数十年来一直如此,怎会差到哪里去?所以简单来说,内地的战友,不论军官还是军士,我一直建议尽量选择转业,而非逐月。
但是就西藏的战友而言,如果职务较高,可以选择转业;若职务较低,在转业和逐月之间,有可能逐月更优先,因为转业后安排的职务可能很低,退役金真的比上班的工资可能高不少。
对于这四年来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的战友,没有后悔药可吃,因为能领多少退役金是可以自行测算的。而未来即将从部队退役的战友,该如何选择,已有这四年的战友为大家探路,完全有值得参考的地方。千万不要想着逐月领取退役金后,再打一份工,拿两份工资。大家对于逐月这四年,这些战友的情况和现状,可以多了解,为未来部队退役的战友们的选择做参考。
总之,还没做出选择的,就在部队好好干,争取更多选择机会,因为职务提升,选择就更多。若说逐月最大的好处,显然是给了士官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的机会,毕竟以前自主择业不包含士官。因此,对于士官群体,逐月是重大利好;对于军官群体,选择逐月则需谨慎。一旦选择了就不再多说,尚未选择的,一定要慎重。
大家对于逐月领取退役金,未来是否会有更多人选择,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