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不诚信,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确定义务的行为既危害了胜诉方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公信力。为解决统一立案标准、证据采信和法律适用标准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大拒执罪打击力度,2024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4〕13号)(以下简称“解释”),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为进一步落实落细《解释》规定,2月13日下午,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奉贤法院”)与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奉贤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以下简称“奉贤公安分局”)共同举行“拒执罪”专题研讨会暨证据指引签约仪式,规范拒执犯罪案件证据收集与审查活动,加大拒执犯罪打击力度,健全追赃挽损程序,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市高院、市检察院、市一中院、市检一分院、奉贤法院、奉贤检察院、奉贤公安分局相关领导、法学界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出席会议。会议分别由奉贤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佳玉和奉贤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玉林主持。




讲解现场

奉贤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裴孙英介绍奉贤区拒执罪案件办理概况及《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的证据指引(试行)》(以下简称“证据指引”)的起草情况。


奉贤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潘勍钦和刘玉林副检察长、陈佳玉副院长共同签署《证据指引》。

会议以拒执罪最新司法解释为依托,对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的五个议题进行了研讨与分析。市检一分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朱能立、市一中院执行局副局长张华松、市一中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蒋红玮、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李翔、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登谅分别作交流发言。


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丁琪表示,打击拒执犯罪是破解执行难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键举措。要在深化司法理念上做到同心同德,在保障办案质效上做到同舟共济,在形成可复制经验上做到同心同向,加强协作配合,加大追赃挽损力度,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提升拒执案件质效。


市高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团队协助负责人许浩表示,本次活动将文件会签与专题研讨相结合,既能体现共识成果,又能碰撞出思想火花,有利于解决问题及促进法律适用统一。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一是案件办理突出精细化、精准化、精品化,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界限,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二是深化交流合作,夯实理论基础,搭建共同研讨平台。三是坚持构建长效、联动、高效的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机制,通过案例、课题、论文等形式做好成果转化。


奉贤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潘勍钦表示,依法惩治拒执犯罪,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捍卫司法权威的关键举措。奉贤公安分局将以此次签约仪式为契机,统一拒执犯罪办案标准,确保法院的判决、裁定依法执行。有效加强三方协同,同检法部门紧密配合,构建拒执犯罪打击合力,持续优化打击拒执犯罪的工作机制。完善证据指引规范,提升拒执犯罪办案质效,确保每一起拒执案件都能办成铁案。


市高院执行局副局长蒋宏对《证据指引》内容给予充分肯定。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法院内部“一体发力”,增强打击意识,确保打击拒执犯罪有力有序,始终强化审、执配合,形成“以打促执”的良好效果。二是公检法司“一体联动”,注重加强与同级公安、检察、司法行政等部门的协调联动,不断提升打击拒执犯罪的实效。三是公诉自诉“一体推进”,确保打击拒执犯罪并行并举,坚持巩固完善公诉与自诉双轨并行、相互促进的追究拒执犯罪诉讼模式,切实增强执行威慑力。

《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的证据指引(试行)》的签署,明确了分工负责、互相协作的工作原则,细化了不同阶段的证据收集标准,促使公检法三机关进一步形成共识、凝聚合力,让打击拒执犯罪工作的方向更准、举措更实、力度更大。

下一步,奉贤法院将围绕最高院“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紧扣市高院“政治建设引领、司法质效为本、数字改革赋能”工作主线,按照“问题导向、见贤思齐、勇于创新、全面先行”工作要求,立足区委“奉贤美、奉贤强”发展战略,持续强化与公安、检察机关之间的信息共享、密切协同,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精准有力打击拒执犯罪行为,切实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区人大代表、上海市

方英律师事务所主任方英

此次会议的召开及拒执案件证据指引的签约,是我区公检法机关对两高最新司法解释的积极响应,为各部门在拒执罪打击工作上的协同作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各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将进一步加强,坚信未来,我区公检法机关必将持续加大对拒执犯罪的打击力度,提升打击拒执犯罪的工作成效,维护司法权威,提升执行威慑力和司法公信力,为优化我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持久动力!

区政协委员、上海誉

律师事务所主任田原

两高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司法赋能“信用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奉贤法院深入研究、全面部署,回应了人民群众急迫的希望,既充分展现了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更体现了公正司法的责任担当,值得点赞!我区的社会诚信建设和司法保障今天又有了一个更高质量的发展成果。

素材提供:刑庭、执行局

文字:胡玉洁

摄影:孙玉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仲偲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