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3日讯 “非常感谢法院给予机会,给公司‘喘息’的时间……”近日,主动到日照经开区法院缴纳执行款的王某向执行干警表示感谢。

王某是某进出口贸易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自2022年起陆续因买卖合同、民间借贷、追索劳动报酬等三起纠纷被立案执行,执行标的额共计45万余元。

执行干警接手案件后,通过网络查控系统进行查询,发现王某及公司名下均无可执行财产,便到公司进行实地调查。“这些欠款我都认可,也愿意配合法院执行。”执行干警说明来意后,王某便积极表明自己的态度。

为进一步了解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执行干警又来到生产车间,发现还有可供执行的生产设备。“法官,目前公司刚出现好转,我们产品订单很多,能不能先不要扣押我们的设备?给我点时间,我保证,无论多少,每月我都还一些款……”王某说道。

“如果拍卖生产设备,企业就无法继续经营,也会造成员工的失业,很有可能产生新的纠纷。”考虑到这些,执行干警决定转变执行思路,仅对生产设备进行查封,尽可能保证公司能够正常生产经营。

随后,执行干警积极向三案申请执行人说明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并向他们释法明理,分析各方利弊。最终,三案申请执行人分别与王某达成和解协议,同意公司每月还款至少2000元,给公司恢复时间;王某则表示将努力经营,争取早日偿还全部款项。

“法官,李某10000元,老赵5000元,包装公司5000元支付。”从2022年8月开始,王某几乎每月都向法院的指定账户转款,少则三千元、多则几万元,并主动通过微信告知执行干警欠款分配情况。

为了更好地掌握案件情况,执行干警不定期地通过电话、走访企业的方式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时地提醒督促还款事项。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2025年。1月24日,王某主动来到法院,缴纳现金8万,转账3万元,并对法院善意文明执行表示感谢。


“法官,截至目前,我已经有两个案子执行完毕了。最后一个,争取今年全部履行完。以后我要诚信经营,甩掉负担、轻装前行,把企业发展壮大。”王某向执行干警郑重承诺。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日照经开区法院将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创新执行举措,努力寻求多方共赢的“最优解”。同时,积极开展“助企暖商”系列行动,努力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法院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郭晶茹 通讯员 姚欣 姜晓琳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