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南明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厚植为民情怀,扎实推进“强民生”,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通过推进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积极谋划好为民办“十件实事”,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诉求,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顺应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新关切、新期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增进民生福祉——

近年来,“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工作在南明全面铺开,全区各级各部门切实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聚焦全年目标任务,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实效,推动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度和群众幸福感。

2024年,实施新建、改扩建“15分钟生活圈”项目62个,已全部建成投用;建成公共停车场3个,新增公共停车位4514个,完成5个农贸市场数字化改造;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8条背街小巷融入老旧小区综合打造,已全部完工,改造地下管网151.618公里,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居民正在改造后的院落里健身锻炼。

抓好抓实农村“五治”,绘就富美乡村新面貌——

工作中,南明区把农村“五治”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保障农村民生的重要抓手,强化统筹调度、压实各级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成效明显,绘就了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新面貌。

2024年,南明区扎实推进农村“五治”工作,大力“治房”,改造宜居农房200户,拆除“空心房”5栋;精准“治水”,统筹推进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农村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闭环“治垃圾”,云关乡、后巢乡、小碧乡全面纳入城市垃圾收运体系,永乐乡分类收运实现全覆盖,做到日产日清;长效“治厕”,新建农村厕所管护站1个,提升改造公厕11座,建设无动力生态公厕3座;齐力“治风”,完成永乐乡水塘村农村公益生态公墓建设,农村婚事均一天办结,丧事三天办结率保持在99%以上,“其他不办”基本实现。

聚焦服务提质,持续擦亮民生品牌——

近年来,南明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注重实效、补齐短板,不断强化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擦亮“五大民生品牌”,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擦亮“宜业南明”品牌。2024年,南明区全面落实各级各项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抓好减负稳岗、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强化创新带动、强化就业帮扶等,多举措促进群众就业创业增收,建好用好“一园一场一平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区零工市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12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3.51%;全区人才总量28.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2.85%;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

擦亮“健康南明”品牌。2024年,南明区持续深化医改,全面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增区管医疗机构80家,三家公立医院床位同比增长14.83%;区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医护、医技人员从1871人增加到2248人,增长20.15%;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从393人增加到519人,增长32.06%。建立南明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92家,可提供托位数4739个,每千人托位数4.35个。

擦亮“学在南明”品牌。2024年,南明区围绕学位补短、教师队伍建设、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教育开放合作等工作,坚持内部发力和向外借力,教育各项保障持续夯实,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持续巩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加速;通过“现有教育资源增容一批、区域合理引流一批及资源布局优化一批”的方式,实现基本学位保障,顺利解决“够不够”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


城垣步道。

擦亮“文化南明”品牌。2024年,南明区依托文化底蕴优势、文化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在贵州“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和贵阳市“一河一道两片”城市文脉体系中找定位、扛担当,聚焦“省会核心、筑城客厅”总体定位,围绕“城市核心、老城灵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园”打造要求,大力推进“一河一道一片”规划建设,进一步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质。南明区城垣步道焕新亮相,全长2795米,沿线文化墙、文化石梯、仿古城墙、亭廊等新建景观让人耳目一新,经过美化升级的墙面、公交车站、绿化带等生动呈现出老贵阳“九门四阁”等历史文化,为南明区增添了一抹历史文化色彩。

擦亮“宜居南明”品牌。2024年,南明区坚持不懈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实施生态城市、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六个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美丽南明建设,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

2024年,南明区持续提升“民生温度”增加“幸福厚度”,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文/图 孙燕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