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甲型流感病毒(简称“甲流”)的不断变异和传播,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时有爆发,给公众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其中特别推荐了6种抗甲流特效药。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对于科学防治流感具有重要意义。
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甲流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具有变异性强、传染速度快的特点。其早期症状可能类似于普通感冒,如咽痛、鼻塞、流鼻涕以及发热(体温通常达到38℃),并伴有全身乏力。然而,随着疾病的发展,通常在感染病毒4天后,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甲流可能引起多个器官的损伤,包括呼吸衰竭、感染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6种药物,帮您应对甲流
为了有效控制甲流的传播和治疗患者,国家卫健委推荐了以下6种抗甲流特效药:
1. 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靠近临近细胞,从而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扩散。作为重症流感的首选药物,奥司他韦对甲流、乙流具有高度敏感性。
世卫组织甲流药物指南建议,一开始就出现重症症状或病情恶化的甲流患者应尽早服用奥司他韦。该药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甲流、乙流治疗以及13岁以上人群的预防。
但需注意,2周内使用过减毒活疫苗的人群不建议服用,服药后48小时内也不应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孕妇、哺乳期女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老人等特殊人群,用药剂量及用法需咨询专业医生。
2. 帕拉米韦
帕拉米韦同样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适用于甲流和乙流的治疗,但关于乙流的临床数据尚不充分。该药适合重症患者及无法吸入或口服神经氨酸抑制剂的患者。
用药期间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神经状态,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心率失常、中枢神经损害等不良反应。轻症、普通症患者一般不建议使用。
3. 扎那米韦
扎那米韦的作用机制与奥司他韦和帕拉米韦相似,适用于在无法获得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或病毒出现耐药性的情况下。临床研究显示,扎那米韦的耐药风险极低,而奥司他韦的耐药率为1%-1.5%。
然而,合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扎那米韦,因其给药形式特殊,部分患者可能无法适应。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4. 玛巴洛沙韦
玛巴洛沙韦是一种新型单剂量口服抗病毒药物,属于帽状结构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其半衰期长达79-94小时,仅需服药1次。
玛巴洛沙韦在病毒进入细胞前即可抑制其活性,预防病毒感染细胞。但需注意,服药时应避免与乳制品、抗酸剂、钙铁镁硒等补充剂同时使用。
5. 法维拉韦
法维拉韦进入体内后代谢的活性法维拉韦核苷三磷酸可与流感病毒RNA聚合酶竞争,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在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无效或发生新感染时,法维拉韦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但备孕、妊娠期女性,有痛风病史及肝肾功能损害的人群不建议使用。
6. 阿比多尔
阿比多尔通过阻止病毒脂膜与细胞融合来发挥抗病毒作用。然而,临床上关于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证据尚不充分。
对于未成年人、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以及有窦房结节病变、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不建议使用。
中成药在抗流感中的应用
除了上述西药外,中成药在抗流感方面也有其独特优势。例如:
- 抗病毒口服液:由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流感病毒感染。服药时应忌辛辣、酒精、生冷油腻食物,并避免与滋补性中药同服。脾胃虚寒者不建议使用。
- 感冒清热颗粒: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桔梗、葛根等药物组成,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
- 小柴胡颗粒: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等药物组成,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的作用,适合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喜吐等症状。
- 连花清瘟颗粒:由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作用,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症,如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等风热感冒症状。
用药注意事项
无论是西药还是中成药,都需要对症下药,避免盲目滥用或擅自联合服用多种药物。错误的服药方式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建议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此外,特效药虽能有效治疗甲流,但不能替代疫苗预防。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预防甲流的重要手段。对于已感染甲流的人群,除了使用特效药外,还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多喝水、避免接触他人以减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