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总结提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先进做法和经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开展了“美丽乡村 绿色发展先锋行动”案例征集活动。经专家评选,共10个案例入选“美丽乡村 绿色发展先锋行动”十佳案例。为更好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有益经验,现分批对入选案例予以展示。



案例6


林下经济:美了生态 富了口袋——贵州省荔波县林下经济释放生态红利

近年来,荔波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不懈地在“山增绿、林增效、民增收”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推进特色林业产业及林下经济发展,形成了特色精品水果、特色中药材和特色生态养殖齐驱并进的发展格局,有效地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实现了森林资源保护利用与经济快速发展双赢。

报送单位:贵州省荔波县委组织部

案例7


打造优美生态环境 建设生活宜居村庄

八家户村依托毗邻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的优势,从2017年开始,在国家项目及各级财政的支持下,开始整村推进人居环境改造,实施村庄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美丽乡村。村里先后完成了村道硬化、生活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建设,同时,以徽派建筑风格为基础,对全村整体风貌进行统一改造。通过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兴村,走出了一条村庄与景区相融合、生态与产业发展相促进的乡村振兴之路。

报送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八家户村村委会

案例8


海口市因地制宜打造生态产业化“石山实践”

近年来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依托资源禀赋和地质优势,以党建引领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以生态产业发展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因地制宜提升“生态保护+文化旅游”协同增效,以绿色低碳为方向打造产城融合示范,积极探索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因地制宜打造生态产业,创新探索出富有石山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使区域生态受保护、产业增效益、群众得实惠,为热带火山地貌地区的绿色发展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借鉴。

报送单位:海南省海口市生态环境局

案例9


“三条路径”助力武汉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

武汉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三条路径:一是全体共享、创新活动,夯实宣教之“基”: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开展“晒课优课”导学活动,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水平;连续开展青少年生态环境实践活动,为乡村孩子提供展示舞台;策划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拓展其生态实践视野。二是丰富渠道、打造载体,构建宣教之“躯”:打造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结合环保纪念日开展活动,组织志愿服务队,激发乡村活力,改善农村环境。三是弘扬文化、凝聚共识,铸就宣教之“魂”:创新打造生态文化产品,如《“五环”生态公约(乡村版)》等;开展宣讲活动,助力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宣传长廊、配置绿色书架等,营造和美乡村建设氛围。

报送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生态环境宣教中心

案例10


土地股份合作下的绿色治理“马岭模式”——湖北省京山市马岭村探索边远乡村可持续发展案例

20世纪90年代初,马岭村村民为谋生计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半工半耕,村庄处于贫富差距悬殊、治理乏力的落后局面。2011年起,马岭村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激活村民发展意识;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统筹整合资源力量;科学规划村域布局,推进污水垃圾治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循环产业,保障乡村持续发展;盘活千亩闲置荒地,助推资源变身资产。让典型的“五化”村庄(村庄空心化、集体空壳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土地碎片化)蝶变成享誉荆楚的美丽村、文明村和富裕村,为乡村建设提供了绿色发展的实践案例。

报送单位:湖北省京山市罗店镇马岭村村民委员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