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连续五年以“产业强市”开题的“新春第一会”上,镇江市交出了一份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产业发展动能澎湃,生态环境质量跃居新世纪以来最优。这座千年古城正以生态为笔,以创新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画卷上挥洒出令人瞩目的“镇江绿”。
持续发力,绘就生态“绿”
全市PM2.5浓度下降50%,优良天数比率上升19个百分点……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镇江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放在首位。近年来,镇江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镇江市通过实施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促使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提升。2024年,市区PM2.5年均浓度为34.6微克每立方米,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为历史最优水平;市区优良天数比率为81.1%,为历史第二高水平,同比改善6.6个百分点,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三。
图源:镇江发布
其次,在水环境质量提升方面,镇江也做出了积极努力。镇江着眼于协同推进“治源”“减污”“增绿”,从“水”到“岸”全面筑牢水环境质量防线。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中,镇江确保入太湖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同时,镇江还采用“以自然修复自然”的模式,将污水处理成本降低,位于丹阳市开发区恒大名都西侧的沃特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湿地工程就是最好的证明。该工程每天可净化1万吨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艺不仅可以降低废水处理成本,还可以减轻采用化学药剂处理废水的危害,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方面,镇江更是下了大力气。近年来,镇江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改善了长江镇江段的生态环境。据统计,2023年长江镇江段江豚种群数量达到34头,占长江干流江苏段江豚总数的28%,成为生态镇江的一张亮丽名片。
转型升级,引领产业“绿”
镇江作为一座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门类齐全的城市,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区域竞争,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快产业体系升级,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因此,镇江坚定不移地走上了产业强市之路,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
在新型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镇江还抢抓机遇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自2022年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方案以来,镇江强化诊断结果落地转化,滚动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改造项目911个,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金东纸业 图源:镇江经开区发布
近年来,虽然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但1997年正式成立在镇深耕奋斗接近30年的金东纸业却依然保持着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其中的奥秘就是金东纸业在严格把控生产品质的前提下全力推进绿色和数智化转型。迄今,金东在环保上总投入已超过19亿元。2024年12月30日,金东纸业总投资8.3亿元的PM6散浆车间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新建一条特种纸机生产线,项目设计采用国外先进的大缸纸机经验,低克重、高车速,工艺设备设计先进,整台纸机注重数字化、智能化,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绿色工厂的建设方面,镇江更是走在了全国地级市的前列。镇江在全国地级市中先行先试,率先启动市级绿色工厂创建试点工作,加快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截至2024年底,镇江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绿色园区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2家,省级绿色工厂39家,市级以上绿色工厂达到195家,为镇江的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节能低碳,助力发展“绿”
绿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镇江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
在绿色出行方面,镇江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镇江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镇江还不断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在绿色居住方面,镇江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家居。镇江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发绿色建筑项目,提高绿色建筑的占比。同时,镇江还推广绿色家居产品,鼓励市民使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等,降低家庭能耗和污染排放。
图源:镇江公交
此外,镇江还注重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通过举办各种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保教育等方式,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在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过程中,镇江还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2024年5月29日,镇江出台了《镇江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了碳达峰阶段性目标任务,同时设立了绿色发展基金等专项资金,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和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标志着镇江市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文/孙一鸣
资料来源:镇江发布、镇江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