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广西田东县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各方面,推动传统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经济增长的“含金量”。2024年,田东县生产总值达206.05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田东绿色发展新貌。周金鹏摄
“五个坚持” 强引领,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近年来,田东县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五个坚持”,强化引领,实干争先,力求在循环经济产业的开拓和补强上实现新的突破。
——坚持领导牵头,让绿色发展有了主心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四家班子主要领导负总责,县直部门、各乡镇担纲,实施服务园区企业、重大项目联系协调、专班指导服务工作机制,不定期开展统筹调度、一线办公,让“五园一县一区一基地”(绿色化工循环产业园、农产品加工轻工业园、绿色现代林木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物流园,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城南新区、新能源基地)建设有了主心骨,让绿色发展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坚持项目为王,让绿色发展有了强支撑。聚焦氯碱化工、精细化工、新型生态铝等主导产业、重点产品,强化“一把手”精准招商及招商小分队专业招商,先后赴北京、广东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和龙头企业。强化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促推锦盛化工新材料一体化、三田碳素年产60万吨预焙阳极碳素项目相继落地开工,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项目支撑。
——坚持实干导向,让绿色发展有了指挥棒。坚持凭实绩用人的鲜明导向,完善“政治标准+廉洁底线”“工作实绩+群众口碑”“分析研判+综合考评”的干部识别模式,在助力绿色发展中发掘能力素质好、有真才实学、能力过硬的干部,让更多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有为有位”。
——坚持便民惠企,让绿色发展有了好环境。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实行线下办事“一站式”,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双线办理模式,深入实施“八大调研服务”壮大实体经济,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持续落实惠民惠企政策,加大改革发展力度,推动县域经济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坚持创新为魂,让绿色发展有了新活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稳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培优厚植新质生产力,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绿色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与活力。
田东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周金鹏摄
通盘统筹促发展 推动县域高质量跃升
田东县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坚持通盘统筹,逆势奋进,改革创新,破茧开拓,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园一基地”建设初具规模。2024年,总投资80.2亿元的百色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田东县林逢镇开工建设,标志着田东县新能源基地化建设迈入新的里程碑。2021年,江北100MW风电项目在田东落地,这是田东县引进的第一个绿色风电能源项目,也是广西区域内首个单体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
近年来,田东县立足风、光、水等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新能源项目,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全县先后实施里拉沟水面光伏、甘莲沟大棚光伏、江城山地光伏、江北风电、莲花山风电、抽水蓄能等一批可再生清洁能源项目,新增产值7.36亿元,降低全县工业能耗强度约4.9个百分点。先后荣获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陆上集中式风光项目、百色(田东)抽水蓄能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等。已建成7个新能源项目,在建新能源项目3个,拟建新能源项目9个。现代化林木加工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无污染辉绿岩矿产开发等绿色工业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图为田东石化园区新貌。覃蔚峰摄
——石化工业园区建设焕发勃勃生机。以园区为平台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升级。2007年,杭州锦江集团正式落户田东。自2008年起,相继投资130多亿元陆续建设锦盛化工50万吨/年烧碱项目、锦鑫化工22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锦亿科技35万吨/年甲烷氯化物项目等重点项目,让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的配套园区、西南地区氯碱基地初见雏形。锦盛化工、锦鑫化工两家重点企业入选“广西民营企业100强”“广西民营制造业100强”。
田东矿产资源丰富,是百色传统的工业强县。近年来,田东县强化资源要素整合,发展循环经济,以氯碱化工、生态铝产业为重点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培优扶强一批技术含量高、污染小和能耗低的新型工业,着力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致力于园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1年至2023年期间,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均超过100亿元,站稳全区“百亿元园区”队列。2024年园区24家规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39.22亿元,为田东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提供强力支撑。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近年来,中油田东石化总厂环保治理工程、田东电厂烟气脱硝项目、登高集团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厂、田东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一批环保型项目建设相继落地建设。2024年百色市新增20家企业上榜自治区创新型中小型企业评价名单,其中,广西田东锦盛化工有限公司、广西田东锦亿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田东锦桂科技有限公司、百色世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入选。广西田东锦盛化工有限公司入选2024广西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烧碱),成为百色两家入选企业之一,入选2024年度自治区清洁生产企业名单。
发展绿色农业,图为田东田园风光。周金鹏摄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结硕果。近年来,田东县大力发展芒果、水稻、油茶、甘蔗、蔬菜等5个“十万亩”产业,打造提升“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024年全县芒果种植面积达31.53万亩,产量39.15万吨,产值14.66亿元。
田东县农业经济的绿色发展,着重围绕“科技引领,园区示范,优质品牌,立体效益”的方针,谱写可持续发展乐章。
在田东县祥周镇的广西右江干热河谷农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的育种大棚,人们可以观赏到五颜六色和形态各异的辣椒品种,甚至在同一株辣椒上挂着5-6个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品种。
位于田东江城镇的长江天成农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供粤港澳大湾区和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项目核心设施设备引进荷兰的高智能、自动化物流系统和愈合室系统,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普性、自动化、标准化、智慧型蔬菜育苗基地,满产年育苗量可达1.2亿株嫁接苗及实生苗。
近年来,田东县稳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让“绿色种植基地规模化、农产品加工精深化、生产过程绿色化、产业要素集聚化”的“四化”建设,全面释放绿色发展活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贯穿和涵盖5个镇52个村,园区规划总面积51.4万亩。2024年,园区实现总产值超40亿元。
此外,该县全面提倡绿色高效、特色品牌的科学理念,逐步推行种养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全县高标准的粪污处理设施的就有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65家、羊场46个、牛场26个、禽场630个,各类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配套设施率达100%,粪污综合利用96%,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规模养殖场通过自治区生态场星级认证累计达133个。
该县还先后引进乾译实业、绿宝肥业、力源宝等3家有机肥厂,收购畜禽养殖废弃物并进行微生物发酵,为健全和优化种养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的运行和推广,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保障作用。位于思林镇可恒村的田东县钱记农业循环经济500万只蛋鸡产业园,安装自动清粪系统,有机肥生产实现自动化,年产有机肥约计1.1万吨,产值约为500万元。
做强芒果产业,图为东养芒果示范基地。陆跃山摄
在种植业方面,田东县则通过“芒果(甘蔗)—产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肥—芒果(甘蔗)”绿色加工循环链条,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高于全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使农业环境逐年向好。
作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田东县获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53个;累计完成“三品一标”认证80个、“港品”农产品2个、“圳品”农产品5个;广西田东长江天成有机农业等5个示范区获自治区四星级示范区。
——绿色生态示范带染绿美丽乡村。生态好了,山清水秀的风景,同样可以折射出生态环境的优化建设,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今年45岁的护林员黄朝景,数年如一日,守护着平马镇百林村1万多亩林木。他每天骑着一辆半旧的摩托车在林区里巡逻,走一圈就是30公里的路程,来回至少花费2个小时。自2017年担任护林员以来,由于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他在每年的年度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秀等级。目前,田东县有1000余名护林员。他们跟黄朝景一样,用自己的汗水和劳作,守护着家乡的绿荫和野外的生物,为绿色发展谱写奉献的音符。
绿色发展的成果,真实地惠及为发展努力奋斗的人们。近年来,田东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形成“县、乡镇、部门、村、屯”协同联动工作格局,聚焦重点,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村“厕所革命”。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契机,实施“三清三拆”,让乡村更加清洁、优美。通过财政资金投入、社会资本注入、群众筹资投劳相结合的方式共建美好家园。全县空气优良率达99.2%,地表水、饮用水水质连续6年保持达标率100%,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6.69%,森林面积196.85万亩。(李乃耀 黄勇祥 周月珍 周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