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比亚迪从来不是智驾领域的先行者。

在热热闹闹的智驾赛场上,比亚迪直到去年下半年,才推出了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

而到了年底,它的“全国都能开”才姗姗来迟。

不过,在经过两天前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以后,比亚迪头上的“智驾落后”帽子终于可以摘下来了。

凭借近乎全系车型标配智驾的方式,比亚迪要真正开创「全民智驾」的新时代了。



从去年开始,比亚迪明显加强了在智驾方面的攻势。

在当时比亚迪的梦想日发布会上,比亚迪发布了“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正式宣告开打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下半场。

那会儿比亚迪还放出狠话,「比亚迪的智驾团队超过4000名工程师,无论是规模,还是研发能力,都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我们有9万名研发人员,是世界上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接下来我们将为整车智能将投入1000亿元。」

显然,比亚迪已经按下了All in智驾的按钮。



基于All in智驾的决心,加上过去几年比亚迪所建立起的销量王者地位,不难想到它将掀起一场血风腥雨的反扑。

但没想到,比亚迪的追赶速度还是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去年8月,比亚迪在新款海豹参数图片)上提供了激光雷达,这是比亚迪首款提供激光雷达的车型。

到了12月底,比亚迪宣布交付全国都能开的城市领航智驾功能。

在此其中,王传福还说了,未来比亚迪高阶智驾系统将是30万以上车型的全面标配,20万以上车型提供选装。

只是如今看来,这番表态多少也算是烟雾弹了。



比亚迪,早计划好了要在今年智驾赛道上投掷重磅炸弹。

有报道指,王传福亲自督战智驾自研项目,目的就是为了给低阶车型提供智驾系统。

于是,这才有了当下“全民智驾”的出击。

日前王传福亲自表态,比亚迪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其中10万级以上全系标配,10万以下多数搭载。

「未来2到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没有高阶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

比亚迪,要把高阶智驾的价格壁垒打下来了。



比亚迪用来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的抓手,就是天神之眼智驾系统。

其中,该系统分为了3套不同能力定位的方案——天神之眼-A/B/C。

天神之眼-A,将提供3颗激光雷达+2颗Orin X,应用在定位最高的仰望品牌身上。

天神之眼-B,将提供1或2颗激光雷达+1颗Orin X,由腾势和比亚迪高阶车型来采用。

天神之眼-C,将不配备激光雷达,改由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2个摄像头组成的29个传感器支撑。

另外,天神之眼-C采用的是Orin-N/地平线J6M芯片,两者算力分别是84 TOPS和128 TOPS,跟Orin X有着一定距离。



从这3套不同的天神之眼方案来看,天神之眼-A无疑将是比亚迪智驾能力的绝对担当,由它来率先开拓出更高阶的使用场景。

此外,根据官方公布的售价,采用天神之眼-B的车型基本在20万元以上。

换言之,目前比亚迪将激光雷达的采用门槛设置在了20万级+市场。

作为参照,埃安RT已率先将激光雷达打到了15万级别,而零跑、长安亦宣布将激光雷达应用到10万级车型上。

如此看来,比亚迪还是留了一手。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官方没有明确方程豹将采用哪种智驾方案。

考虑到此前方程豹宣布了跟华为合作ADS 3.0方案,未来该品牌或将面临着不小的抉择难题。



「大家以前可能有一种感觉,比亚迪不重视智能化。」

「其实我们做技术,一直是做的多、说的少,很多技术我们一拿出来,就会大大超越许多人的预期。」

王传福,主动澄清了外界对于比亚迪的看法。

此前他已说过,比亚迪有一个技术鱼池,在需要的时候就捞一条出来。

毫无疑问,这回天神之眼展示的3套不同方案,已经说明了比亚迪在智驾领域的实力底蕴。

在此其中,天神之眼-C更是那条让人咋舌的大鱼。



前两年,比亚迪分别以“油电同价”和“电比油低”的旗号,在春节后发起了大规模的降价攻势。

籍此,比亚迪在2023、2024年分别站上了300万辆和400万辆的销量高度。

有报道指,今年比亚迪的销售目标将是500万辆+,较之去年交付的427万辆再上一个台阶。

难怪,比亚迪再度选在年初放出大招。



相比于过去两年简单粗暴的直接降价,这回比亚迪打出了「增量不增价」的智驾攻势。

在本次更新的21款产品当中,几乎每款车型都标配了高阶智驾系统,同时维持了跟老款一样的价格。

王传福指出,当下搭载智驾车型动辄要卖20万元+,智驾几乎等于高价,这导致去年中国市场售出的车辆只有10%提供了高阶智驾系统。

「好技术就应该人人可享,智驾的普及,一定要照顾到每个人。」

事实上,此前已有报道指,比亚迪希望今年60%车型能够搭载高速NOA及以上的智驾系统。

只是没想到,比亚迪真的拿出了近乎全系提供高阶智驾的做法。

而这当中的天神之眼-C,尤其成为了标配重拳里的关键角色。



虽然天神之眼-C算力不高,也不提供激光雷达,但在比亚迪看来,这并非绝对的能力屏障。

比亚迪指出,该系统提供的前视三目摄像头可以通过算法生成10倍稠密点云,最远探测距离达350米,能力堪比激光雷达。

官方明言,天神之眼-C可以做到50 km/h下的鬼探头刹停、100km/h下的前方静态车辆刹停。

此外,无论是Orin N和J6M芯片平台,都支持高速NOA、自动泊车和城区记忆领航功能。

有意思的是,现时比亚迪还透露,天神之眼-C也具备支持城区NOA的能力,只是释放时间不在当下。

显然,比亚迪不希望用上自研算法的天神之眼-C就此“低人一等”。



除了保证不俗的能力以外,天神之眼-C还锐意打出更多配置诚意。

DiLink 100智能座舱、12.8英寸起的中控屏、全液晶仪表、电容方向盘和专用智驾拨片,天神之眼-C通通都标配给了用户。

而更大的诚意,还在于这套天神之眼-C系统下放到了7万级别的海鸥身上。

连小型车也要卷智驾,此举无疑只让对手们陷入到更大的竞争压力里面。

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的比亚迪,势必要将不少对手按倒在地。



值得一提的是,智驾降本并非新鲜事,去年初小鹏就说了要把智驾BOM成本下降50%。

后来,小鹏更是改用纯视觉方案,并且率先发布了15万级提供高阶智驾的MONA M03 Max。

彼时小鹏对外扬言,这是20万级以下唯一提供高阶智驾的车型。

只是到了当下,一边是MONA M03 Max仍未交付,另一边则是比亚迪一举把高阶智驾门槛拉低到了7万级别。

卷王的后来追上,可以说直接将对手挤出了场外。



凭借这般智驾标配力度,毫无疑问比亚迪再赢得了更多用户选购的理由。

只是这样强势抢过智驾风头以后,这也难免要遭到业内对手的反扑。

余承东公开发话,「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5G!」

显然在余承东看来,比亚迪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基础问题,至于智驾“强不强”,这仍是由华为说了算。

比亚迪和华为在智驾领域里的竞合关系,注定将是今年智驾赛场上的一大看点。

卷王争霸赛,即将进入到深水区。





4年前,何小鹏曾说过“15万以下做不好智能汽车。”

但到如今,随着比亚迪海鸥也开始提供高速NOA以后,可以说智能化汽车的入门门槛直接降到了7万级别。

4年时间将行业价格门槛降低了一半,在如此速度的背后,不难反映出了国内市场的高度内卷情况。

有见及此,这也更能叫人理解到去年比亚迪的放话——合资品牌份额将在3-5年内从40%降到10%。

在实力和规模的绝对领先之下,比亚迪很难放过对手的活口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