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简称“乘联分会”)2月12日表示,受2024年末购车需求集中释放、2025年初以旧换新政策切换、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1月车市出现零售负增长符合预期。预计今年车市将呈现前低后高的销售态势。
乘联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
对于2月车市表现,乘联分会方面保持乐观预判,随着部分地区以旧换新政策的逐步发布,车市进入节后回暖周期。预计2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将保持稳步增长,新能源车将成为主要驱动力。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
尽管1月车市受外部因素进入调整期,但细分市场仍有亮点。
根据乘联分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88.9万辆,同比增长27.1%;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从渗透率来看,2025年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约41.5%,较去年同期渗透率提升9个百分点。
2024年1月-2025年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冰 制图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稳步攀升,离不开自主品牌销量增长,2025年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的国内批发销量渗透率为54%,零售销量渗透率达60.6%。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策略的实施,市场基盘持续扩大。
在乘联分会公布的2025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排名中,比亚迪、吉利、长安汽车排名前三位,均为自主品牌。
自主车企销量明显分化
比亚迪等头部自主品牌表现强势,乘联分会数据显示自主品牌1月批发销量市场份额69%,零售销量市场份额61%,分别同比增长8个和6个百分点。
比亚迪、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这四家自主品牌2024年销量所占市场份额为38%,2025年1月上升到46%。国内汽车市场集中度正在加速提升。
吉利汽车零售销量和批发销量均实现增长,其1月零售销量同比增长超28%至24万辆,排在乘联分会厂商零售销量第一位,但批发销量略低于比亚迪位于第二,为26.7万辆。
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增长助力其在批发量上超过吉利汽车。根据比亚迪发布的数据,其1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6.6万辆;1月总销量为30万辆,其中王朝、海洋系列销量同比增长50.3%。
同时,自主车企销量呈现出明显分化态势。在燃油车市场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东风集团、广汽集团和长城汽车1月销量出现同比和环比双降。
1月东风集团整体销量约11.68万辆,同比下滑48.5%。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板块承压,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销量分别同比下降37.3%和69.3%,东风乘用车跌幅超60%。
广汽集团1月共销售9.84万辆,同比下降25.41%,其中广汽本田下滑幅度达57.14%。长城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降22.2%至8万辆,五大品牌中仅有WEY品牌同比增长。下滑幅度最大的品牌欧拉,1月销量仅有2193辆,同比下滑63%。
“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将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减少对燃油车歧视性政策实现油电同权对稳定国内外车市销售将有更好的推动作用。”崔东树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