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篇文章讲的是结构化情感和行动化情感,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自我叙事以及个体组织信息的方式。

自我叙事就是个体将碎片化的生活事件、情感体验和内在冲突编织为连贯的生命故事的能力,饱含着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期望和恐惧。自我叙事是为当前情境服务的,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自我叙事。比如在个体感到明显压力的情境中,个体的叙事风格就会偏向消极和悲观,这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同情来缓解自身的压力。比如一个小孩考试没有考好,回到家之后他的叙事风格就会为自己服务。他会告诉父母在学校里被人欺负,被老师忽视,不能专心学习,所以导致成绩下滑。当个体感觉身处宽松的情境中的时候,他的叙事风格就会转向消极和乐观。



自我叙事的意义包含四个方面,除了刚才说的是为了应对情境压力,另外三个方面分别是意义生成、身份整合以及情绪调节。意义生成是将混乱的体验转化为可理解的内在逻辑。比如某人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叙事为,童年时期的忽视让我学会了独立,但是也让我同时对依赖感到抗拒和害怕。所谓身份整合,指的是通过叙事构建稳定的自我认同感。比如一个人从小经历过很多挫折和磨难,让他的意志也变得越来越坚定,他这样描述自己“我是经历过创伤但是仍然坚持不懈努力成长的人”。最后自我叙事起到了情绪调节的作用,个体通过语言和符号重新建构起痛苦的体验,从而降低了被情绪所淹没的风险。自我叙事迫使个体站在讲述者的位置上,而不是那个亲身体验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