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已过,年味也逐渐散去,而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去往城市当中的最后一批打工人,也开始收拾行李,开始往外走去,而在家里的务农的,也要开始,准备下地耕种了,因为十五之后,天气就会慢慢开始变的暖和起来,而这个时候,也正好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时刻,因此,在这样的日子当中,也被人们格外的重视。



今日是农历的正月十六,老话说“最怕十六雨淋淋”,那么正月十六下雨的话,有啥预兆,为啥人们害怕出现下雨天呢?农谚是咋说的?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为啥重视这个正月十六。



今年正月十六的一个特殊性?

农历的正月十六,是月圆之夜之后的第一个时间段,月有阴晴圆缺,而这个通常也会被用来预兆,后续的一个天气,比如说“十六云遮月,来年防水没”、“正月十六不见月,二月十五难见天”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正月十六,如果天气不是特别的好,看不见月亮,后续都有可能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



所以正月十六,乃是一个预测后续天气的重要节点,当然,除此之外,今年的正月十六,还特殊在它刚好就是七九天,从冬至日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九,则是第七个九天,按照歌谣的说法“七九河开,八九燕归来”,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天气温度会开始逐步上升,天气会变得更加暖和。



从时间来看,正月十六已经是立春之后,而这个时候,天气本应该是回暖的,如果说天气太冷的话,则不太正常,很容易影响到后续的一个播种。

正月十六这天,如果是出现下雨,农谚咋预兆?

农谚一:正月十六下一阵,五谷难要好丰收

这句农谚的意思就是,在正月十六这天如果是出现下雨的一个情况,那么后续五谷就难有好的收成,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下雨对于后续庄稼的一个影响,会导致庄稼出现歉收,从而影响到最终的一个收成。



这是因为现在下雨的话,那么后续雨水会比较的多,天气会比较的寒冷,这样就会导致阳气生发不畅,作物生长也会受到影响。

农谚二:七九河不开,还有半月冰

正月十六刚好是七九的第一天,这天是交九的日子,它对于后续的天气,也有一定的预兆作用,如果说这天河不开,也就是出现寒冷的天气,比如说下雨,或者是冰冻天气,那么后续还有可能会比较的寒冷。



这些也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春播的时候,需要赶早,但是土地未能解冻,迟迟难以下种,就会影响到后续作物的一个生长。

农谚三:正月十六雨淋淋,烂芽冻谷让人哭

这句农谚说的则是,在正月十六的时候,如果出现雨淋淋的情况,雨水比较的多,那么后续就容易出现烂牙冻谷的一个情况,也就是说,作物生长不畅,甚至后续还有可能出现倒春寒。



而在二三月的时候,正好是春播的时候,此时最忌讳的就是天气,突然变得寒冷,或者是连续的降雨。

正月十六人们之所以害怕出现下雨天,其实本质上,还是担忧天气的变化,对于庄稼的一个影响,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下雨天,不仅容易导致后续出现倒春寒,而且温度没有及时升高,也会耽误春播的顺利进行,种植作物的话,都需要好的天气,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所以这些也是人们对气候规律的一个总结,当然,其还是带有一定的地域性的,大家作为了解就可以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