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山市隆阳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河图大官庙逛哀牢犁耙会是当地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这一天,十里八乡的村民齐聚于此,逛集会、品美食、看表演,共同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2月12日,一年一度的哀牢犁耙会如期到来,上万名当地人和四方游客齐聚在哀牢山下,共享当地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视频由隆阳融媒提供

当日上午,太阳初升,哀牢山脚下早已热闹非凡。农民赶着时令,聚集到犁耙会上购置农具,为接下来的春耕做准备。摊位上,摇架、甑子、簸箕、锄把、锄头等农具应有尽有,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哀牢犁耙会,作为古老传统盛会,其源可溯至2000多年前。每年正月十五,当地百姓汇聚于此交易农具、交流技艺,“犁耙会”因此得名并延续至今,成为传承农耕文化的鲜活见证。



犁耙会上,河图大烧、豆粉米线、卷粉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令人垂涎。中药材、手工艺品、土特产等琳琅满目,文娱活动精彩纷呈。原本只是当地村民参与的“山街子”,近年来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这边好逛,范围宽,热闹人又多,(我)买了个篮子,买了根扁担,质量还可以,价格也实惠。”来自大官庙的村民张孝珍一大早就乐呵呵地来赶集。



正在摆摊的商户杨文虎介绍:“我们也摆摊好多年了,像小杵棒、大杵棒、锄把这些总体卖得也很好,都是手工自己制作的,是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手艺,后辈也来学着整,要传承下去。”




从四川来的游客梁勇军说:“这里乡土气息比较浓,主要这些农具在其他地方很少买得到,另外,云南的小吃太多了,下次还想来。”



游客陈璐表示:“我来到这里就想买一个蒸饭的甑子,蒸出来的饭很香。”



如今,哀牢犁耙会已不再仅仅是农民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传统集市。在岁月的沉淀与时代的发展中,它成功蜕变,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商贸交流、娱乐休闲、特色餐饮等多元功能于一体,成为保山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杨雅楠 莽红升 胡东湦 杨艳青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