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底层教育认知》第48章,你的教育认知直接决定了你的教育水平。
在前面的章节中,也就是第24章《正确的教育,其实只要做好2点就行了》,我们分享过一个观点,就是教育主要就做2件事,就是价值观和习惯。
最近我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拓展开来讲。
主要意思还是差不多,就是教育要抓重点,不要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浪费在一些没有太大意义的教育上。
这其实也符合我们解决问题的主要规律,就是面对一个问题,往往有一个决定性因素在起作用,其他的因素更多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
这跟我们常说的二八定律类似,就是你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起决定作用的20%事情上,然后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就拿我现在做的这个自媒体来说吧,现在对我收入影响最大的,是我能写更多的文章、拍更多的视频吗?
不是的,因为基于我本身的创作能力,一天最多也就写2、3篇文章,拍4、5个视频。在没有特别外力影响的情况下,比如说AI辅助,那这就是顶天的创作数量了。
那建立在这些创作数量基础上,无非收入也就翻个一两倍,再多基本就不可能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要想寻求突破,就不是去多看书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也不是想办法创作更多的内容,而是从结构上寻求更大的突破,比如说去搞直播、创建MCN公司带领团队等等。
也就是说,我应该把自己当下80%的时间精力更多的放在这些方面,而不是继续研究如何写更多更好的文章。
在教育孩子上,也遵循同样的原理,有些问题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这方面,其他大多数问题可能都是无效或者作用不大的问题,那你就应该不要太关注才对。
这样有的放矢的教育,你的教育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那在前面的第24章中,我们分享了2个教育的重点,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习惯,然后这一章我们再补充2个重点,一个是自信,另一个是思维方式,或者说思维习惯。
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方向,决定了我们面对问题时作何选择,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习惯其实就可以分为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在第24章中,我们重点强调的是行为习惯。
习惯起到的是一个辅助工具的作用,因为一旦养成习惯,我们的思维方法、做事方法就会形成一个惯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会基于这样的习惯去处理。
做事的习惯包括认真、努力、坚持等等,思维的习惯包括独立思考、模仿、论证等等
好的习惯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处理问题,沿着我们价值观形成的道路,我们就可以更快的前进,也就更容易达到终点,或者取得更高的成就。
如果把思维习惯也归属于习惯的一种的话,那我们今天就只需要强调最后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信。
有了方向、有了方法,还有一个决定我们是否成功的关键,就是我们对自己是否足够自信,是否有勇气面对问题,是不是敢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