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公认,汽车变革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肉眼可见,2025年就是这道分水岭,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智能化能力,是行业内卷的下一个主战场;拥抱DeepSeek,转型AI出行公司,成了主机厂共同的选择。



百年汽车从此就要“脱胎换骨”了吗?

1、智驾平权的意义在于击穿认知壁垒


比亚迪一句“2025年买车看智驾”的宣传语,充分说明车市要变天了。2月10日,比亚迪再次向车市扔下重磅炸弹,将高阶智驾做成了全系标配,让低至7万元的海鸥参数图片)也具备了全程高速0接管、自动泊车、遥控泊车、代客泊车等功能。而且不仅车价不涨,后续OTA也全免费,对友商来说,相当于将竞争难度直接拉至“地狱”级别。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通过全民智驾战略,加速智驾普及,实现高阶智驾全覆盖。



普及就意味着高阶智驾失去了“黑科技”光环,即便各家企业的“境界”不同,过去的高溢价也很难维持了。竞争规则被重写,虽然智驾体验和迭代效率也很重要,但接下来比拼的重点是成本。在“能力尚佳但免费”与“能力超群却昂贵”之间,普罗大众很容易就会倒向前者。

在“端到端大模型”成为行业“标配”后,数据量和云端算力被视为决定智驾能力的关键。比亚迪有望凭借规模化带来的资金优势和更多车辆带来的数据积累能力,迅速赶超。

难怪华为的余承东会有些着急,一边扩大朋友圈,一边自降身价,目前乾崑智驾已下探到了16万元价格带;友商们也在纷纷加码,就在比亚迪发布会前一天,长安汽车宣布,从今年的全新产品开始,长安将全系标配开通智驾接口;8月份率先在1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首发极黑环境、极端天气的避撞功能,AEB避撞速度将提升至135km/h。2026年,长安天枢智驾将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2028年进一步实现全场景L4级功能。

在笔者看来,正如比亚迪所说,高阶智驾很快会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基础配置;全行业一起卷智驾,也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使AGI率先在汽车端量产应用。但短期内,比亚迪带头普及智驾的意义更多在于击穿用户的认知壁垒,提高接受度。

李想在2024理想AI Talk中提到,实现100%自动驾驶需要三年时间,这不仅需要技术、产品、环境和政策全部到位,也需要消费者对人工智能有充分的信任。将高阶智驾的价格打下来,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自动驾驶,并且从长途高速、泊车等高频场景中,感受到自动驾驶的“香”,无疑是建立这种信任的重要一步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主流的高阶智驾还属于ANI((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限制领域人工智能或应用型人工智能)范畴。自动驾驶仍未达到真正类人的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水平,技术没有完全收敛。如何让普通老百姓正确认识、使用当前的智驾系统,管理好用户对“高阶”的预期,是比亚迪和所有高举“智驾平权”大旗的企业,必须深入思考、谨慎操作的课题



除了技术,在商业模式上,整个汽车行业也尚未开拓出新的范式。智舱智驾虽然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甚至改变了人们对好车的评价标准,但目前智能化功能和服务没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收益,主机厂依旧是传统制造业的底色

在极致内卷的市场环境下,高阶智驾成了车企打价格战的新阵地。调查显示,国内用户购车时对智能化功能愈发看重,付费意愿却越来越低。比亚迪掀桌后,订阅就更不可能了,高阶智驾已然成为车企必须要背负的硬成本。

消费者自然乐见这种趋势,但对很多弱势企业和造车新势力来说,可不是好消息。

2、万物皆可AI,“新物种”火候还不到


事实上,与其说今年的高阶智驾普及的元年,不如说今年是AI在应用端落地的元年。如今,“万物皆可AI,AI改变一切”的判断已深入人心,汽车首当其冲。

李想已明确表示,理想不想造车,而是要做AI公司,小鹏、吉利、长安等也在淡化汽车制造商的标签,努力向科技型企业转型。DeepSeek一鸣惊人后,国内已有约20个汽车品牌宣布与其深度融合,甚至上车。

但AI的风口之下,存在着大量的泡沫和误解。我非常认同一位业内人士的观点:自2024年底,汽车行业开始正式从软件定义汽车,变为AI定义汽车。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汽车的智能化主要依赖于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升级。而AI定义汽车时代,强调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对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深度赋能,从设计、研发、生产到使用和服务,都将被AI技术重塑。



笔者认为,未来数智汽车之所以能蜕变成与传统汽车截然不同的新“物种”,仅靠车上搭载智舱智驾是不够的,从研发、产品定义到生产、物流,再到销售和全生命周期服务,都要被智能科技重塑

据笔者了解,长安汽车在这方面想得很清楚,行动也很早。根据长安发布的“北斗天枢 2.0”计划,其将围绕数智产品、数智运营、数智制造、数智生态四大核心领域,开启“四大数智升级行动”,显然智能化已经脱离了单纯的车辆智能化范畴,而是要全面赋能汽车产业的深度转型。

虽然长安汽车刚刚宣布,从今年起,不再开发非数智化新产品,所有品牌乘用车都要全面向数智产品转型。而早在两年前,水滴汽车对长安汽车进行深度采访时便了解到,企业已经在打造从技术基座到超级工厂在内的数智产业链了。

由此也可以回答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百年汽车一定会因AI“脱胎换骨”,只是现在火候还不到。

笔者向DeepSeek提问:“AI正在深刻改变汽车,你认同未来数智汽车是与传统汽车截然不同的‘新物种’吗?”它的回答是肯定的。

“那未来汽车纠结算电子产品还是工业品?”DeepSeek认为是两者的深度融合,“它将成为一个智能移动终端,重新定义出行方式和用户体验。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汽车本身,也将对整个交通系统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DeepSeek赞同现在的汽车还不能完全称为“新物种”,但已经具备了“新物种”的雏形,正处于蜕变的关键阶段。DeepSeek预判,“新物种”的真正诞生要到2030年左右。这一过程中,技术突破、市场接受度和政策支持将是关键推动力。到那时,汽车将彻底摆脱传统形态,成为全新的智能移动空间。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