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智能的车路云一体化方案将会成为自动驾驶时代加速到来的「助推器」。”
作者丨王瑞昊
编辑丨李雨晨
近日,国内多家券商预测称,2025年高阶智能驾驶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未来两年高阶智驾将在国内10-20万车型中快速普及。这预示着汽车智能化下半场将进入竞赛阶段。这同样意味着,被我国视为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路径的车路云一体化产业,将迎来产业爆发的风口。
和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一样,我国在车路云一体化产业也已布局多年。车路云一体化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核心发展方向,近年来在政策推动、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及商业化落地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发展势头。同时,车路云一体化被定义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实践,涉及高端制造、智慧城市、数据经济等多领域,是中国实现汽车强国、交通强国的关键路径。
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不仅在于实现单一车辆的自动驾驶,更在于实现整个交通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与协同优化。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路径,车路云一体化正迎来政策、技术和市场多重因素的催化,根据业内预测,到2030年,智能交通相关产业规模有望突破数万亿元,其中车路云一体化将成为核心赛道。
毫无疑问,一个万亿价值的风口正在朝产业走来,那么谁正在风口上?
01
谁在坚持做车路云一体化?
“车路云一体化”,其实就是行业此前常说的“车路协同”的进阶技术。不过,二者存在一定区别:车路协同是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网联道路分开独立设计的,且各自优化目标不同;而车路云一体化则是整体设计,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系统的协同感知、决策和控制,是一种更加经济、高效和安全的模式。
随着智能网联车占有率提高,快速响应减少智能计算的延时的要求,引入“边缘计算”(或路侧计算)会成为必然,“车路云”架构未来会成为高级智能驾驶运营的必选项。
这也是黑芝麻智能进军“车路云一体化”的出发点,据黑芝麻智能车路云项目负责人刘硕介绍,黑芝麻智能早在2019年左右就开始进军车路云领域,但当时的想法是基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生态扩展的需要,只做路侧的边缘计算平台,“当时做路侧就是为了丰富一个生态场景出来。”
但到了2021年,黑芝麻智能发现一个现实问题:当路侧计算平台这一硬件产品面世后,因为缺乏生态,他们发现对应的生态场景并未如预期一样落地。为此,黑芝麻智能开始转变策略,开始从单纯销售硬件产品,转向销售“硬件+算法+整体解决方案”的一整套开盒即用的产品。
“我们认为车路云在面对B端或者G端市场时,单靠一个硬件盒子无法推动业务向前。”刘硕说。
而且,黑芝麻智能也发现,由于普遍建设在示范区,普通大众对车路云一体化的感知不强。“行业内有一个词是‘两率一感’低,即:智能网联车和自动驾驶车覆盖率低,以及路侧感知覆盖率低,最后导致出行人群无感。”刘硕在谈及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的现状时表示。
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自身技术的布局,让黑芝麻找到到了入局其中的优势。
首先,黑芝麻智能基于其车规级高性能芯片的自动驾驶平台已经被众多头部车企采用并实现大规模商用,面对“车路云一体化”市场属于技术的“降维打击”。据悉,“车路云一体化”需要大底座技术来支撑,包括芯片技术、底层软件、基础视觉算法、标定技术等。这些恰好是黑芝麻智能的核心优势而且技术已经成熟。
交管全息路口及信控前端自适应
刘硕说,“在产品可靠性、精准度等多方面,黑芝麻智能都具备优势。更重要的是,在成本上会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这是做车端芯片和车端算法的黑芝麻智能开辟路侧业务的天然优势。”
其次,因为有现成的技术储备,以及对行业发展的洞察,黑芝麻智能是最早进入“车路云一体化”的本土芯片平台提供商,当然,新兴市场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对此,刘硕也坦言,做车路云一体化要有“一点情怀”。
不过,随着鼓励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的国家政策连续出台,以及智能汽车的普及速度加快。被视为是实现自动驾驶关键路径的车路云一体化产业,将步入发展快车道。这无疑是对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以及及时响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黑芝麻智能的最好回报。随着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的加速,出于对数据安全等因素的考量,本土化的供应链逐渐成为必选项,对此,刘硕表示“目前黑芝麻智能已经是国内车路云一体化市场占有率领先的本土供应商”。
02
黑芝麻智能在“车路云一体化”中的定位
车路云一体化供应链贯穿了硬件、通信、软件、数据、整车、系统集成等多个层面,其核心是实现车端、路端和云端的协同运作。它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链条大概如下:
基础硬件供应商-通信网络运营商-软件开发商-云服务与数据提供商-汽车制造商与基础设施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用户与政府机构。
作为提供芯片以及基于芯片的平台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黑芝麻智能是基础供应链环节的核心参与者。其提供的芯片是实现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核心硬件,直接支撑车载系统、路侧系统、云端计算等多个环节。
据刘硕介绍,黑芝麻智能在产业链分工位于系统集成商(传统集成商、三大运营商等)下一层的供应商层级,这一层的供应商横向范围较为宽泛,包括摄像机、雷达感知硬件等等各种各样的供应商,黑芝麻智能就属于其中的一个供应商。
“我们的客户为上一级的集成商或者渠道商,我们会专注于做好产品,并与客户一道服务好最终业主。”
基于自身定位,经过5年的努力,黑芝麻智能携手车、路两端生态合作伙伴,目前已形成了围绕华山A1000芯片打造的智驾域控制器+车端感知算法、边缘计算单元+路侧感知算法、车路融合感知算法三大产品系列,形成车一路全栈能力,成为国内少数可同时交付车、路双端感知和车路协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
产品能力方面,以华山A1000芯片打造的路侧计算单元MEC为例,该方案以实时计算芯片、高效精准的感知算法,以及多场景图像处理能力和多传感器融合等综合能力,为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基础设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高效支持。
搭载华山A1000芯片的边缘计算软硬一体机支持最高12路摄像机+8路毫米波雷达进行并行解析,输出包括目标检测、轨沈限踪、交通参数检测、交通事件检测四大类63项指标290+项参数,算力占用率<50%,保证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适当的算力冗余也为未来包括智能信控、大模型等新边缘计算应用预留空间。
基于上述产品能力,黑芝麻智能配合系统集成商可交付摄像机+激光雷达、摄像机+毫米波雷达、摄像机,高中低三套感知解决方案,覆盖全息路网、全息路口、全息高速三大场景。
目前,黑芝麻智能已经规划了八大应用实践,并落地了六大应用案例,已在多个城市实现批量交付。据刘硕透露,两年时间里,黑芝麻智能已经交付了超过180个全息路口项目。
据悉,黑芝麻智能还计划基于其强大的视觉感知技术推出具有超远距离感知能力的解决方案,在提高路侧感知精度的同时,减少路测设备的投入,降低车路云一体化的整体建设成本,实现快速普及。
未来黑芝麻智能将持续发力,依托华山A1000芯片的量产经验,也将基于武当C1200家族、华山A2000等高性能舱驾融合芯片,布局路侧算力平台建设,通过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与道路基础设施的深度耦合,并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本土算力芯片和大模型的技术进步,助力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进程。
03
如何挖掘车路云一体化的万亿价值?
现阶段,黑芝麻智能投身“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来自于技术和情怀驱动,但作为一家上市企业,如何实现盈利,是它不可能绕过的“命题作文”。
黑芝麻智能如何依靠“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实现盈利,首先取决于“车路云一体化”存在的价值。
刘硕举例称,如果一条道路布局了路侧感知,一旦前方出现鬼探头等危险场景,车辆就可以提前接收到来自路侧的提示,实现方式是路侧将感知到的数据以补盲的形式传输到车端。例如,黑芝麻智能在成都、襄阳以及武汉交付的全息路口项目,可减少因遮挡物造成的交通事故率下降50%。
但刘硕也坦言,路侧和车端的数据如何实现打通,目前仍在探索中。
他认为有两种可行的打通方式:一种是深度融合,将路侧数据直接通过以某种通讯协议进入车端的感知系统中,然后实现车与路的感知数据融合。这种方式目前还处于试点试行的阶段,原因是车厂比较谨慎,不会轻易允许一个外来数据进入。
另一种方式是相对较浅的融合,即:路侧数据并未直接介入车辆的感知系统,不会影响车辆的规划角色,而是通过车载大屏以提示的方式给到驾驶员。实现方式是车辆所有者去安装允许下载的APP,然后在APP端购买相关服务后,类似于鬼探头等的危险场景机会通过车载大屏传递给驾驶员。
“从现阶段的可行性来讲,我认为第二种方式是可行且有广泛推广的希望。”
据刘硕统计,仅在十字路口布局“车路云一体化”,全国信号灯在2022年时大约为35万个,对于这个行业的参与者来说,那就是35万个全息路口,是一个几十亿的“大蛋糕”。
对于黑芝麻智能来说,投身“车路云一体化”建设,还有一个比收益更有价值的事。
“车路云一体化”作为国家定调的产业大方向,是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黑芝麻智能投身其中,不仅顺应了这一方向性路线,也为产业繁荣贡献了力量,体现了其社会价值。刘硕表示,随着建设的推进,预计再经过一两年,消费者就能感受到车路云一体化带来的成果。
另一方面,路侧感知拉动的是智能汽车产业的繁荣,而黑芝麻智能的主业又是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其解决方案,这在黑芝麻智能内部商业模式中又可以形成闭环。
可以看到,作为一家以技术为驱动的企业,黑芝麻智能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中展现出了技术复用和成本控制的优势。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与商业模式探索,黑芝麻智能不仅走在了前面,也为推动智能交通的繁荣贡献了重要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在未来国家新基建建设布局中,算力将实现从端侧、边缘侧到云端的全链路部署。基于黑芝麻智能高算力AI芯片的技术优势,这一部署方案有望在智慧交通、智能城市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价值。随着新基建需求持续释放,黑芝麻智能在业绩增长、营收规模以及市场拓展上将迎来进一步提速,为“车路云一体化”产业提供坚实支撑。
离开Waymo的日子
黑芝麻智能的「未雨绸缪」
8年干出一个IPO,单记章与黑芝麻智能做对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