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秀姑深明大义,深知此事与自己无关,更不能牵连到杨乃武。
于是,面对县官刘锡彤的严刑逼供她拒不承认,而是用弱小的身体,扛着一重重的酷刑和拷打。
其中之一就有“烧红铜丝穿胸”的极刑。
即便如此,毕秀姑都没有屈服,后来她实在忍受不了了,直呼一心求死。
刘锡彤眼见自己的目的无法达成,甚至连“求死”的机会都不给毕秀姑,而是加大了酷刑的程度和种类。
一个弱女子,如何能够经得住如此的酷刑呢?
最终毕秀姑在刘锡彤的千方百计的迫使下,只能按照刘锡彤所拟的证词画押认罪:与杨乃武通奸,并且合谋毒死葛品连。
这便是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杨乃武与知县“刘锡彤”
道光年间,浙江余杭当地士绅杨家喜得贵子,杨家老太爷为这个孩子起名杨乃武,希望他也能光宗耀祖。
杨乃武倒也是争气,20岁时考中了秀才,33岁时(同治十二年,1873年)考中举人,杨家在余杭的声望再次大涨。
杨乃武作为举人,按理说是有机会找个县丞的主簿做做的。
无奈晚清时期,官场比较昏暗,想要入朝为官,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就是参加会试,考中进士。
然而,“进士”两个字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重若千钧。考中进士的难度之高,让无数学子望而却步。
就连当时的朝之重臣曾国藩也曾感叹:“天下的学子,考不中进士才是常态;考中进士才不正常。”
况且当时的科举考试徇私舞弊也是常态,即便有真才实学,没有背景也是很难及第的。
杨乃武虽然天赋不错,但几次会试都铩羽而归,最后他望着那高高的城墙,只好作罢。
考不中进士,想要做官的第二种途径,就是“花钱捐官”。
这是清朝末年官场的一大弊病,只要肯花钱,哪怕是举人,也能花个百八千两银子买个县丞做做。
等到日子久了,衙门中有了实缺,再肯掏钱,或许还有机会混进官场。
然而,对于饱读诗书的杨乃武来说,那种靠金钱买官的行为,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最后他只能回到家乡,以举人的身份,继承了家业。
好在他家中也不算缺钱,祖上留给他十几亩良田,还有四五处宅院,只要不挥霍,也能保证衣食无忧。
按理说,杨乃武守着那样的家业,丰盈的过一辈子也是极好的。
可文化人出身的他,骨子里多少有着“江湖游侠”的气质,他很看不惯当时余杭知县刘锡彤为非作歹、鱼肉百姓的做法。
于是趁机捉弄了刘锡彤两次,没想到刘锡彤怀恨在心,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
其中一次是,有一次刘锡彤请余杭有头有脸的人物到县衙议事。
杨乃武作为当地的举人,也是其中之一。
同行中,他故意走在最后面,趁众人不注意时从袖子里掏出笔来,在县衙的影壁后边写了了一副讽刺对联——“大清双王法,浙江两巡抚”。
大清原本有一套王法,可是在余杭县内实行起来又是一套,于是杨乃武讽刺“大清双王法”。
浙江有浙江巡抚,那个是明面上的“县官”,但是余杭地区还有一个称霸一方的“现管”,叫做刘锡彤。
那样的对联写在了衙门里面,可以说讽刺效果直接拉满了,况且还被那么多人看到,只气得刘锡彤脸色一阵红、一阵青。
杨乃武与“小白菜”
还有一次,杨乃武在江上乘舟时,正好遇到刘锡同乘着大船逆流而上,蛮横无理。
大船的水浪很大,当时打翻了不少小渔船,刘锡彤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大声斥责渔民。
杨乃武见状,挺身而出,高声斥责了刘锡彤的蛮横行为,两人为此又结下了仇恨。
经历过此事,刘锡同对杨乃武恨得牙痒痒,但无奈对方是举人,不能对其施加死刑。
而且对方也精通清朝律法,做的每一件都符合情理,也抓不到把柄。
不过,很快杨乃武就做了一件影响他终身的“错事”。
有一年,杨乃武觉得自家的房子太多,根本逐不过来,于是有心思将临街的两间房子租出去。
恰在那时,同为余杭人的葛品连看中了他的房子。
葛品连,自幼父亲亡故,与母亲喻氏相依为命。
后来因遭战乱,被太平军掳走,次年侥幸逃了回来,虽吃了不少苦,但也磨炼了他的意志。
回来后,在继父沈体仁的帮助下,来到县城的一家豆腐店里做帮工。
葛品连为人老实,工作兢兢业业,没几年就掌握了做豆腐的所有技术。
后来思量总是打工也赚不到钱,于是与妻子毕秀姑商议后,准备找家门面自己做豆腐。
毕秀姑是葛品连的童养媳,从小就照顾葛品连的生活,两人关系融洽,虽称不上举案齐眉,但也是相濡以沫。
杨乃武见有人租房子,且还是一对老实本分的小夫妻,于是不假思索就低价租给了葛品连做豆腐。
历史上自古就有“豆腐西施”的说法。
加之毕秀姑长得确实清秀,常年穿着一身绿上衣,白裤子,由此被人戏称为“小白菜”。
小白菜不仅生得漂亮,做事也是落落大方,很快声名远播,赢得了“豆腐西施”的美誉。
但与此同时也招惹了不少登徒子上门骚扰。
葛品连为了避免妻子受到骚扰,便不再让妻子抛头露面地卖豆腐,而是学“武大郎”那样,每日做好豆腐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
但不久后,市面上又流传出了新的段子,说杨乃武与小白菜有一腿,甚至传得有模有样的,叫作“羊(杨乃武)吃白菜(小白菜)”。
毕竟每天葛品连要挑着担子出去卖豆腐,妻子毕秀姑在家中。
而杨乃武也没什么正式工作,每天就是在家读书写字,或者替人写写状子、打打官司。
刚开始对于“羊吃白菜”的传言,杨乃武根本么有放在心上,他自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行事光明磊落,流言肯定会不攻自破。
但向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尤其是这种有绯闻的新闻,最是让吃瓜群众传得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