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与哈尔滨市委社会工作部的协同指导下,南岗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及哈尔滨市南岗区交通运输和站前管理局的支持下,哈尔滨市来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启动了“冰雪同行·志愿有我”哈尔滨市“三站一场”助力亚冬会志愿活动。中心联合众多志愿服务机构,统筹调配杰出志愿者,为来哈的外埠游客提供问询引导、多语种服务、应急救护等服务,为亚冬会营造良好的出行氛围,彰显出冰城志愿者热情好客、文明有礼的精神风采。



张强,就读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机电信息工程系2023级新能源汽车专业。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80小时;在服务过程中,他已帮扶重点旅客超过200人次;服务旅客总数更是达到上万人次。他是一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志愿者,总是身着醒目的志愿者服装,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专注与热忱。他身形略显清瘦,中等身材,一头利落的短发,透着干练,每当有旅客需要帮助,他总是迅速转身,短发随着动作微微晃动,仿佛在诉说着他的果敢与担当。他以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着志愿服务精神的深刻内涵,成为往来旅客心中难忘的温暖记忆。



志愿者张强总是能够敏锐地察觉到旅客的需求。面对携带大量行李、显得焦虑的旅客,他总是迅速地主动迎上前去,面带他那标志性的灿烂笑容,主动提供搬运行李的帮助,并且耐心地指导换乘路线,一路上细心地提醒,使原本慌乱的旅客心情得以平复。他的性格中还透露出一种坚毅。在春运期间,哈尔滨西站人流如潮,志愿服务的压力大幅增加。他连续数小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管声音变得嘶哑,双腿因长时间站立而感到麻木,但他仍旧坚守岗位,为旅客解答疑问,引导秩序。他就如同一颗螺丝钉,坚定地固定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精神,成为哈尔滨西站一道温暖而坚定的风景线。



张强同学作为旅客的贴心向导,总是能够敏锐地察觉到那些对自助售票设备感到陌生的旅客所流露出的困惑神情,并主动提供帮助。曾有一次,一位来自偏远地区的老人,为了探望在哈尔滨的孩子,站在售票机前显得无助且焦虑。张强迅速地走到老人身旁,轻声安抚道:“请您放心,我会协助您完成购票。”他耐心地向老人阐释了购票的整个流程,从选择出发地、目的地,到确定日期和车次,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详尽无遗。在指导操作的同时,他使用浅显易懂的词汇,确保老人能够充分理解。当老人终于拿到车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时,张强才安心地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等待着为其他旅客提供服务的机会。



他的辛勤付出,收获了无数旅客的赞誉。一位从外地来哈尔滨旅游的游客在留言簿上写道:“一下火车就感受到了哈尔滨人的热情,志愿者们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让我们对这座城市充满好感。”许多旅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在哈尔滨西站与志愿者的温暖故事,称赞他们是车站里的“暖心人”。



张强,作为志愿者队伍中的积极分子,面对任务从不退缩,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对待每一次服务都充满热情,以耐心和细致的态度传递着社会的温暖。他总是主动与服务对象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并以温暖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为他们提供心灵的慰藉。自从张强加入春苗志愿队伍,他始终坚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在哈尔滨西站,人流如织,人们匆匆忙忙,时间与空间在这里交织,讲述着无数关于出行与归家的故事。在这繁忙的环境中,张强的志愿者形象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他的热情、耐心和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价值。他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旅客的旅途,温暖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张强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志愿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志愿服务的行列。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时刻践行着“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培养出了一批批像张强一样的优秀学生,同时哈尔滨的志愿者们也正以第九届亚冬会为契机,借冰雪体育与旅游热潮,融入志愿精神,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提升“冰雪之都”“奥运冠军之城”的城市形象,推动冰雪体育文化走向世界。(记录者:刘凡菲)

责任编辑:丁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