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11月23日,闵行11名医疗队员启程前往摩洛哥拉西迪亚,开展为期2年的医疗援助。他们由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涵盖了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心内科、眼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共7个科室。他们在开展医疗援助的同时,也写下了自己在当地的所见所闻,给我们寄回了一封封家书。今天,一起来看看闵行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医生冯丽君的来信。

异国他乡的生活充满了新鲜和挑战,从驻地的卫生打扫、老旧的水电线路维修、厨房清洁卫生工作、生活物资采购,医疗队员的每一天都过得忙碌而又充实。大家从兴奋、好奇到逐渐习惯这里的生活,以往的闹铃已经被定时响起的礼拜声取代。


我们援助的医院是默罕·阿里·谢里夫省立中心医院,也是当地唯一的一所公立医院。医疗队的驻地就在医院旁边,走过去3分钟,很方便。工作量最大的当属妇产科,每年在这里分娩的新生儿超过5000例。

虽然对这边的医疗条件有所了解,但工作的艰苦程度还是出乎意料。没有定期产检,分娩量大,语言交流不畅,使得我们开展临床救治工作时经常捉襟见肘,尤其是抢救紧急危重病人时,大家都战战兢兢。

进入临床工作后,印象最深的大概是近期抢救的一个胎盘早剥孕妇。作为产科急症,胎盘剥离面积越大,孕妇越容易出现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新生儿也越容易出现死胎死产等情况。值班当日,临近下班前半小时,救护车送来了一个大量出血的仅35周经产妇,B超提示胎盘早剥,胎儿心率仅60—80次/分。和来这里就诊的绝大多数危急产妇一样,患者当时没有任何的血化验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且病情危重。


时间就是生命,我和护士一起把病人送到急诊手术室,进行紧急剖腹产手术。妇产科医生吴段青在台上进行手术操作,我在台下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李骏医生镇场,做好上下联动。拿起手术刀5分钟内,吴段青把胎儿从产妇的子宫内取了出来。那一刻,胎儿的心跳只有60次/分钟。我和李骏立即给胎儿做手法心肺复苏和面罩吸氧抢救,小家伙的心跳顽强地攀升到100次/分钟,随后出现了自主呼吸,有了一声响亮的啼哭。产妇喜极而泣,摩洛哥的麻醉师和护士连声用法语说“太好了,太好了”!


每一对这样的母子平安,都是我们妇产科医生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虽然我们3个妇产科医生来自不同的医院,也没有工作上的磨合期,但团队协作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我深信,我们也将和历年来在这工作过的前辈和同事一样,赢得当地民众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继续谱写我们中国援外医生引以为豪的新篇章……


记者:陈美玲

供稿:区卫生健康委

初审:岳顺顺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