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锦街道,有一群老人,他们的家被贴心地改造成了“忘不了的家”。家中完成了适老化改造,洗澡更加安全;安装“一键通”应急呼叫,可快速获得帮助;还有志愿者上门清理过期药品、普及健康知识、张贴“忘不了”标签……

2024年,浦锦街道为老服务实事项目完成适老化改造70户,“一键通”安装670户,为120户认知障碍家庭量身定制改造方案,看似微小的行动,为老人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实事项目“小行动”

解决老人“大难题”

便捷与安全,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关键。浦锦街道聚焦“沉默的少数”家庭,大力推行暖心实事:适老化改造与“一键通”应急呼叫电话,精准对接长者需求。


适老化改造浴室全景

家住世博片区的许叔叔,过去被家中浴缸困扰。每次洗澡,他都要艰难地跨进跨出,稍有不慎就有摔倒风险,年纪越大,危险系数越高。适老化改造后,老旧浴缸拆除,换成了便捷淋浴设施,搭配快排地漏、L型扶手和可折叠小板凳。“解决了我的大问题,现在洗澡方便又安全,太感谢了!”许叔叔称赞道。


“一键通”主题情景剧

“一键通”应急呼叫项目在推广初期曾遇阻,街道别出心裁,结合居民故事打造《科技改变生活》情景剧,有效提升老年人对这一科技产品的接受度。志愿者张阿姨既是情景剧演员,也是“一键通”的受益者,她表示这种形式生动易懂,让更多老人了解并接纳了“一键通”,自己也很开心能参与传递这份安心。

过期食药“断舍离”

健康意识“入人心”

在过期食药“断舍离”活动中,街道充分动员各方力量,掀起一场社区健康守护行动。活动现场,老人们积极响应,李阿姨攥着布袋,里面装着家里找到的过期药,要不是这次活动,这些药可能还要在家中抽屉里“沉睡”很久。王爷爷推着自行车,车篮里满载过期食药,“这些东西放着也是隐患,万一不小心吃了,可能带来大麻烦,是得处理掉。”


老人进行过期药品登记兑换

工作人员用热情和耐心,仔细核对每一件物品并认真记录,送上精心准备的春节小礼品,同时传递食品药品安全知识。除了有户外的活动现场,居家养老护理员和志愿者们还不辞辛劳,上门走进100余户家庭,小刘和小陈来到赵爷爷家,小刘一边清理过期药品一边说:“赵爷爷,这些药都过期了,不能再用了。”小陈提醒老人:“我们帮您清理干净,再给您讲讲药品储存的方法。”他们耐心地讲解着,将关爱送至老人身边。


参加活动的老人送上春节小礼品

系列健康讲座更是备受好评,王雅婷医生讲解慢性肾脏病防治、顾晓龙医生传授冬季呼吸道感染防治知识、郑洁清医生剖析甲状腺结节应对策略,老人们踊跃参与互动,学习热情高涨。活动吸引200余位老人参与,成功清理大量过期食药,有效增强居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社区健康素养,使“忘不了的家”品牌在健康守护层面深入人心。

方案量身定制

微改造“心”升级

微改造工程是“忘不了的家”的另一项关键支撑,针对认知障碍老人的特殊需求,如忘关窗户煤气、找不到开关厕所等问题,街道联合专业机构精准施策。滨浦五村莫叔叔家是典型代表,工作人员来到莫叔叔家查看情况时,家人表示,“他经常忘事,我们会担心他的安全。”工作人员通过在开关处张贴醒目大标签、设置智能照护提醒设备等贴心举措,为老人全方位优化了居家环境。


在家中张贴“忘不了”标签

同时,微改造工程还积极协调社区志愿者,大力宣传筛查重要性、消除居民顾虑,为120户认知障碍家庭量身定制改造方案,从空间布局调整到防滑扶手增设,处处彰显人文关怀,为老人打造安全舒适、充满记忆点的生活空间,让“忘不了的家”品牌在物理空间和情感心灵上成为老人的温暖依靠。

关爱认知障碍群体

品牌服务应运而生

“忘不了的家”品牌诞生于浦锦街道长期对社区老人尤其是认知障碍群体的深度关怀实践。以认知障碍改造项目为重要契机,街道洞察到老人家庭面临的诸多困境与需求,凭借社区自身的关心关爱力量和友好机构的专业优势,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反馈及应对机制,营造出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大“家”氛围,让每一个小家庭都能在此受益。“忘不了的家”品牌服务应运而生,成为街道守护老人记忆与健康的核心力量。

该品牌不仅切实改善长者生活品质、强化家庭照护能力,更在社区内厚植关爱文化,提升整体凝聚力与和谐度。未来,浦锦街道将持续发力,不断丰富“忘不了的家”品牌的内涵与外延,为老人送去更多温暖与关怀。同时,积极引领全社会关注老年群体,共同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让“忘不了的家”的温暖之光永远照亮每一位老人的生活。


记者:臧尊 章懿(实习)

供稿:朴锦

初审:岳顺顺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