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到啦~
延续往年传统,YOU成都会在春节期间联合各大文博机构,为大家呈现当年的生肖文物宝贝。今年是蛇年,我们与蛇的渊源可追溯至远古时代,因蛇的灵敏、神秘被视为拥有超自然的力量,人们心生敬畏与崇拜,所以,蛇也被赋予守护神的象征。
这次,我们携手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雅安市博物馆等文博艺术机构开启「博物的事」2025博物馆日联名策划新春特辑,请他们交出手上的蛇宝贝。
在春节期间,它们已陆续为大家送上祝福。今天是元宵节,小都一口气召唤齐活这些蛇宝贝,祝你:蛇年行大运,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
01。
戳让文物动起来
清八卦及十二生肖图文铜压胜钱
四川博物院藏
第一个登场的是四川博物院,他们带来了一件宝贝,清八卦及十二生肖图文铜压胜钱。
其实,压胜钱(也称厌胜钱)是一种特殊的货币形式,并不直接流通,而是用于民间的祈福、辟邪和驱灾,更多是作为佩带赏玩的物品。
这枚铜压胜钱一面铸有八卦图,另一面铸有十二生肖图案,周围环绕“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文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即通过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动物的对应关系来标记时间。
虽说是赏玩之物,这枚铜压胜钱却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卦和十二生肖元素,不可不谓寓意丰富:宇宙间的阴阳变化和万物生成的规律、时间的循环和生命的轮回相辅相成。
今年是乙巳年,其中的“巳”对应蛇,代表智慧、灵动和生命力。佩戴或使用这种铜压胜钱,不仅能借助蛇的智慧和生命力,也能为自己带来好运和平安哦。
02。
戳让文物动起来
蛇造型皮影
四川大学博物馆藏
咦?这明明是一只龟,跟蛇有什么关系嘞?可能你会这样问。
龟与蛇的组合不稀奇,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玄武就是龟和蛇的合体,又名龟蛇,代表北方,与苍龙、白虎、朱雀合为天之四灵。玄武主招财,自古以来被人们奉为守护神。
蛇代表灵动,龟指向稳定,两者相结合象征着生命力与长寿。
乙巳蛇年,龟蛇来加持,灵动又机智、稳定又长寿的祝福统统送给大家。
这里再补一条热知识,除了成都博物馆里的中国皮影博物馆,咱们的四川大学博物馆也是国内最早收藏皮影戏实物的博物馆之一,还是目前拥有清末民初成都皮影最多的博物馆。
03。
戳让文物动起来
泥质黄褐绿釉双头人面首蛇身卧姿陶俑
雅安市博物馆藏
想必双头人首蛇身俑怪异的造型令人丝毫不陌生,但是,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形态都有差异。据研究,北方地区在唐代较多出土这一类的陶俑,而五代至两宋时期,长江流域的四川盆地等地也发现较多。
为啥这奇异的造型那么普遍呢?
因为双头人首蛇身的形象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首蛇身神祇密切相关,最典型的就是伏羲和女娲,象征着生命的起源和繁衍。
另外,先民们还相信通过随葬具有神秘力量的物品可以保护墓主人的灵魂,避免邪灵、恶鬼的侵扰,因此,会制造造型怪异的随葬品。泥质黄褐绿釉双头人面首蛇身卧姿陶俑就符合这样的条件。
不仅如此,它也象征着墓主人生前的权力和富贵,寄希望死后仍能拥有超自然的力量。
04。
戳让文物动起来
伏羲女娲画像砖
成都博物馆藏
要说国民度最高的“蛇”,除了影视里的白蛇与青蛇,再就是伏羲与女娲。
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里,伏羲、女娲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
伏羲创八卦、结绳造字,女娲炼石补天、捏黄土造人,他们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两者最常见的造型就是人首蛇身,有时蛇身交缠,有时蛇尾交绕。
像成都博物馆的这块伏羲女娲画像砖,砖面左边是伏羲,头戴冠,左手持规,右手擎日,日内有金乌;右边是女娲,梳双鬟,左手持矩,右手擎月,月中有桂树、蟾蜍,象征着创造天地秩序和规范。
这类伏羲女娲画像砖在汉代至魏晋时期的墓葬中经常被发现,主要用来装饰墓室,广泛分布于河南、甘肃、四川等地。成都博物馆这块画像砖就出自成都曾家包汉墓。
05。
戳让文物动起来
蛇造型皮影
四川大学博物馆藏
想不到吧?喏,这次四川大学博物馆还送上了另一件蛇造型皮影。
看了前面的介绍,大家都知道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如智慧、生命力等。蛇的形象常常出现在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里,没有电力的时代,皮影戏算得上是讲述故事、传说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
这件蛇造型皮影着色鲜明,雕琢精细,每一块鳞片都表现得细腻,看上去颇像龙的形象,但是仔细看它没有爪子,加上瞪大的眼睛、呆萌的表情,所以,少了威严之感,更多了几丝可爱。
06。
戳让文物动起来
蛇纹柳叶型铜剑
成都博物馆藏
蛇纹柳叶型铜剑是一件战国时期的文物。这柄铜剑的剑身呈柳叶形,剑身与扁平的剑茎相连,中间没有剑格,是典型的巴蜀地区青铜剑造型。
巴蜀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尤其是兵器上经常出现蛇纹或巴蜀符号,说明了巴蜀先民有崇拜蛇的信仰和习俗。
在南方地区,人们对蛇崇拜的现象较为普遍。蛇纹广泛流行并被应用,比如其他青铜器、玉器、装饰品。
蛇被视为具有神秘力量的动物,被铸于青铜剑上,更像是先民借助它来提振自己的力量与威慑力。
07。
戳让文物动起来
陶俑
成都博物馆藏
这件宝贝是成汉的陶俑。
很多朋友好奇:什么是“成汉”?成汉是秦汉以来少数民族(賨人)以成都为中心建立的第一个割据政权。
1966年,成都浆洗街桓侯巷发现的成汉墓最著名,出土陶俑分为五类,成都博物馆这件陶俑是第一类,而且只出土一件。
它的样貌十分奇特,凸起的眼睛,大大的耳朵、宽阔的嘴唇,额头有圆形凸起,有可能是第三只眼睛,头顶两边还有两只角,尽管残缺了一只,所有的特征无疑跟三星堆遗址的青铜人像类似。
有意思的是,陶俑的双手分别拿着一件物品,右手执蛇,左手执锤。据说,在道教里,蛇象征吐火的龙,铁锤与雷公信仰相关,代表闪电。
不知道这件成汉俑是不是跟此有关呢?但是,它肯定承担着守护主人,驱鬼辟邪的功能。
08。
戳让文物动起来
商周古蜀石蛇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都知道,金沙遗址是古蜀文明继三星堆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高峰。迁居于此的古蜀人不仅发展起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延续着他们对蛇的崇拜和敬畏。
金沙遗址出土的十余件立体圆雕石蛇就是最好的证明。石蛇都出自金沙遗址祭祀区,有的与石虎、石跪坐人像相伴,有的与玉器、铜器一起埋藏,是祭祀活动中敬献给神灵的重要祭品之一。
这条石蛇虽然雕琢得略显粗糙,但是其盘着身躯呈S形,微昂着头,睁大圆眼,张大嘴巴,似吐出毒汁,似择物而噬,简直栩栩如生。据鉴定,它的石质属于蛇绿岩,这种岩石最近的产区是成都平原西北边缘的龙门山一带,足以见得这是一件妥妥的“成都特产”。
2025成都金沙太阳神鸟节期间,这件石蛇还作为“金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化大联展”主题展览的一部分,跟其他蛇形文物共同展出。
四川博物院
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青羊区青华路5号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1月27日-2月12日,9:00-22:00,21:00停止入园;2月13日至12月31日,周二至周日,9:00-18:00,17:00停止入园;
青羊区金沙街道金沙遗址路2号
成都博物馆
周日、周二至周四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五、周六9:00-20:30,20:00停止入场;
青羊区小河街1号
四川大学博物馆
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武侯区望江路19号
雅安市博物馆
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雅安市雨城区文定街15号
一口气集齐8件蛇宝贝
祝你
蛇年到,福气绕
你最喜欢哪件?
又或者,你有什么要推荐给
小都的蛇宝贝吗?
评论区见
● ● ●
编辑丨小都
未标注图源丨官方提供、YOU成都编辑部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 | YOU在场小红书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