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肝功能正常就代表着肝脏很健康。
但是,现实中却存在肝功能正常,却被诊断出肝癌的情况,这背后的原因,往往是人们忽视了这3个关键指标。
首要关注的是甲胎蛋白水平。在临床诊断中,若血清甲胎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400微克/升,且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因素后,医生往往会高度警觉肝癌的可能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约有30%至40%的肝癌患者其甲胎蛋白水平并不升高,这意味着即使甲胎蛋白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患癌风险。因此,对于乙肝或丙肝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而言,定期进行甲胎蛋白检测是及早发现肝癌的关键。
其次,异常凝血酶原作为另一项重要指标,其在肝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特别是对于甲胎蛋白阴性的肝癌患者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补充诊断手段。联合检测甲胎蛋白与异常凝血酶原,能够显著提升肝癌的早期诊断率。需要注意的是,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的参考值可能因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而言,若其浓度超过40mAU/ml,并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将对肝癌的诊断产生重大意义。
最后,肝脏彩超作为常用的肝癌筛查方法,以其操作简便、无创且价格低廉的特点而广受青睐。它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肝脏的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对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极高的敏感度。一旦超声检查发现异常,或个体属于肝癌高危人群,通常需进一步进行增强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守护肝脏健康,我们不应仅仅依赖于肝功能指标的检测,而应更加重视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以及肝脏彩超这三项关键指标的定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