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张俊

笋干打底,铺上食材,荤素搭配,大火烧沸,继而文火慢炖……三个钟头后,一道徽菜的“扛把子”,热气腾腾地被端上餐桌。

在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的上庄镇,这道菜有它专属的名字——胡氏一品锅。

上庄位于绩溪岭北,这一带乡村,每逢四时八节、婚丧嫁娶,都时兴"吃锅",吃的就是胡氏一品锅。


热气腾腾的胡氏一品锅。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对于上庄人胡锦云而言,除了日常后厨的打荷之外,她最拿手的就是胡氏一品锅。看似复杂的步骤,胡锦云早已烂熟于心,凭借着这门手艺,没少“俘获”外来游客的胃,不仅是店里的招牌菜,也是到店吃饭的必点菜。

在绩溪,家家户户都会烧这道胡氏一品锅,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胡氏一品锅,“垫锅素菜随季节变化可选用不同的食材,冬天用时令菜,有萝卜、冬笋;夏天用干菜,有干笋、干豆角。”胡锦云说,每锅必备的就是红烧肉、豆腐包和鸭蛋饺。

火候是胡氏一品锅的关键。

“先要大火猛烧,待锅中汤沸,转而文火慢炖,这样不至于一下子将汤汁收干,而是在慢慢加热过程中,越煮越出味道。”胡锦云介绍,每隔半小时浇一次汤汁,为了入味,也为了上色。


文火慢炖,是胡氏一品锅的关键。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胡氏一品锅分大中小锅,小的四层,大的六层,铁锅里,食材层层叠叠。最底层,是吸饱了浓郁汤汁的素菜,往上,是鲜嫩的肋条切块铺排其间,炖煮中,油脂慢慢渗出,与汤汁交融,各种食材的本味互相渗透,其味更佳。

一层一层中,鲜嫩的萝卜、肥美的土鸡、咸香的蛋饺、诱人的肋条,层次分明,在锅里碰撞、融合,咕嘟咕嘟冒着泡,热气随之袅袅升腾而起,年的味道、团聚的味道,愈发浓烈。

“旅游旺季的时候,一天要卖出去20来锅,除了菜系搭配有讲究之外,铺层的排序、颜色,包括造型都有说法。”胡锦云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道,铺满之后,就像一枚铜钱,寓意天圆地方。

因为烹饪时间长,所以在胡锦云这里,但凡想吃上胡氏一品锅,都需要事先预定。

“在上庄,外出务工的返乡回来,一家人就喜欢围坐一桌,吃上一顿胡氏一品锅,寓意团团圆圆,象征和和满满,也有‘更上一层楼’之意。”胡锦云如是说。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家乡美食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可以从寻常质朴的食材中,感受到温情和暖意。胡氏一品锅之所以能够成为绩溪人记忆的载体,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吃的不仅是一种味道、一种温度,更是越来越好的生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