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伯通
近日有一个事情引起大家激烈的争议,就是在贵州的一个服务区里,在垃圾桶旁边发现了大量的小酥肉、排骨、腊味等肉制品年货,这种情况肯定是返城打工的年轻人干的事情,走的时候,父母或者亲戚将你的后备箱塞满了,回去之后,一定会扔掉一部分的,只是回家扔,大家不知道,而光天化日之下,在服务区扔,大家就受不了,于是口诛笔伐,被人纷纷指责,说父母把他们认为最好的给了你,你却扔到了垃圾桶。
我认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这里面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有人说是不是长时间堵车,车里面的暖气将这些肉制品弄坏了,不得不扔掉,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比较小,腌制品没那么容易坏;第二种这些东西确实是父母的好意,但是带回去自己不一定会弄,干脆就扔了;第三种情况是自己的配偶看不上,在回乡的过程中,有些事情弄的他或她不高兴,然后才把返城礼物扔了,我认为后面两种情况多一些,当然了,还有其他的原因,我以个人亲身经历举例。
我的母亲80来岁,我有没有扔过她给我的东西,当然扔过,有时候我回家还会发火的,我说你一年到头种自己吃的菜就可以了,你种红薯和南瓜干什么呢?为什么要指责她种这些东西,因为老家的田地和住的地方离的很远,这些东西你即使种少量的,一种出来就是五六百斤,老人家就是一担一担地往回家挑,全是重体力劳动,弄回家以后,这玩意不是菜,相当于主食,一个人根本没法吃完,每次回去都让我带。
我对南瓜、红薯已经有心理阴影了,但是我从来没有扔到服务区,一开始带回家就是简单蒸着吃,但这东西是主食,它不下饭啊,弄到后来只有我一个人吃,吃到后来我要死要活的,看到了都怕,后来我研究新吃法,把南瓜切碎,用微波炉加热弄的稀烂,最后加上面粉白糖,做成南瓜饼,用油炸了吃,这倒是消灭不少。但是更多的新吃法,我确实做不出来,而且做南瓜饼的时间实在是太费人费力了,最后这些南瓜、红薯在家里放了一个月,虽然没有坏,但不得不忍痛扔到小区垃圾桶里去了。
现在都是城市小家庭,三口人居多,实在无法消耗掉农村带回来的农副产品,有人说你为啥不送人啊,在城市里和人交往,最好要有边界感,不要随意送人东西,因为你送别人东西,大部分都是讲究人,他们一般也要回礼,如果你送的不是他想要的,他为了回礼,还得送你东西,他回你烟酒茶叶是硬通货,你的农副产品他看不上,他说不定也扔了,回头背后里面还会偷偷骂你!
素菜我确实扔的多,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像红薯、南瓜之类的保质期非常长,有外壳保护的缘故,常常是半年都不坏,但是我吃怕了啊,我看到想吐啊,实在太多了啊!另一方面,每次回家,地里的香菜、白菜、辣椒、萝卜、包菜给我装一后备箱,回来之后,除了萝卜、包菜在冰箱里能用一个月,其他菜一个星期叶子就变黄了,或者烂掉了,我不得不扔啊,总不能菜坏了还吃,给自己吃出毛病啊!
说到素菜丢了,是能找到各种理由的,即使你的亲情再怎么深厚,你也不得不扔!但是荤菜我有没有扔过呢,也有扔过,但是扔过之后,再次回家,我一定会和母亲说别再浪费钱了,后来她就不再买了。我举一个例子,村子里有一个湖,湖里起鱼的时候,她总是买很多,杀好洗好,放在冰箱里,等我回家拿,意思是农村湖里的鱼比城市菜市场里面的鱼好。
实际上完全不是这回事,这已经不是我小时候的野生湖了,是被别人承包的,鱼的腥气味以及汽油味实在是太重了,也不知道喂的是什么饲料,拿回来之后,我放黄酒、白酒以及各种生姜大蒜之类的,都去不了这种味道,难以下咽,吃一半扔一半。后来生的鱼,我不舍得扔,终于让我找到了根治的办法,就是倒一瓶啤酒进去,什么味道都去掉了,但是这个做菜成本实在太高了,我回去就说,以后别买村子里的鱼了,它又不是野生的,别人为了赚钱,不知道喂的啥玩意,味道太重了,做一道菜的配料比这个鱼贵多了,我又吃又扔,实在是太浪费了。
扔不扔父母给你的菜,也要取决你的做法和思路,比如我母亲年纪大了,是不吃肉的,但亲戚们客气,经常会送猪肉过来,最后都被我带走,很多猪肉,肥的实在太多,别说孩子不吃,我也难以下咽啊,后来被我单独切开,在锅里练成了猪油,这个猪油炒大白菜真的是特别香,特别的好吃。但是不会用肥肉炼制猪油的人,拿到这种大块的肥肉,他除了扔了,也没有别的办法啊。
我也扔过肉的,就是那种烟熏的肉和火腿,都是亲戚给的,漆黑嘛乌的,吃之前得用钢丝球洗的那种,洗这玩意费时间倒是无所谓,但是无论炒着吃,蒸着吃,怎么弄出来,它吃不动啊,还给我牙齿咬坏了,痛了几天,去医院把牙齿拔了,这种东西估计只有云贵川的人会弄,我们农村人也会弄,他们是烧柴火灶的,烧几个小时都无所谓的,在城市里用液化气灶烧几个小时,人还得看着,确实很难办!在我个人看来,这玩意得上高压锅来烧,但高压锅我认为很危险,因此家里没有这种东西,于是像这种晒干、熏干的肉制品,我实在无从下手,只能扔了,罪过罪过啊!
有时候要和老人明说,比如母亲买牛肉存起来让我带,就被我说过,我说在城里,出小区大门就能买到新鲜牛肉,而你买牛肉,步行几公里去搭车,转两趟公交车,才能到城镇菜市场,最后有可能你累的生病,导致我吃的全是冷冻肉,这样做毫无意义啊!但是你看,每次回村,买的鸡和鸡蛋,我都高高兴兴带走了,因为都是家家户户散养的鸡,这个鸡烧起来简单,鸡蛋放在冷藏箱里吃很长时间又不坏,这才是硬通货。别的啥玩意,牛肉羊肉都不是新奇的东西,城市里出门就能买,以后别搞这种东西让我带!
有时候不得已而丢掉的,比如坏掉了,或者自己完全不会怎么做,那我们要谅解,若是夫妻闹矛盾,看不起人,把父母或亲戚给的菜丢掉了,这确实不应该。但有时候实在给的太多,也是很为难人的,比如农村人喜欢炸肉圆子,我过年走亲戚,谁家都给我啊,我带回来一个没扔,天天吃,吃了半年才给它消灭完,这种吃法也不是好事,属于摄肉量过多。
有人说父母给你的东西都是父母舍不得吃的,你给扔了,属于大逆不道。我认为说的不对,并不是说父母舍不得吃,而是他们思想停留在以前的年代,就是饿怕了,始终有灾年备荒的思想。
我经常说,现在的做生意的,或者城镇超市,年初一都是开门的,即使农村小卖部,也是全年开门的,没有必要在过年的时候,准备这么多食材,想吃的时候,即使正月初一出门去市场上,保证什么都买的着。但是老年人不听啊,荤菜素菜准备一堆,恨不得要储存一年的物资,结果到了正月里,看看没吃几块,最后就要求子女把菜带回城里。
不管是服务区扔菜,还是回到家里扔菜,这种浪费其实年年都在上演的,连我这种节约的,对老一辈劳动特别珍惜的人都不得不扔菜,可想而知每年扔菜的人有多少。
要杜绝这种浪费现象,一方面要改变老年人思想,灾年备荒的想法可以停一停了,另一方面最好小区里组织一个“年后食物交流群”,大家互相交换,像我不会弄腊肉或烟熏肉的,有人会弄,就可以送给别人,有人不喜欢吃农村带回来的药芹的,可以给我,我就喜欢吃那玩意,如此一来,可以把浪费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明人不说暗话,
支持的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