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汉霖 卢永恒
鲍山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因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而得名,蕴含着“管鲍之交”的包容谦和文化。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鲍山人民法庭便坐落于这处丰润千年的人文沃土。
近年来,鲍山法庭立足区域人文优势,积极塑造以和为贵、定分止争的法庭文化品牌,依托府院联动优势,以案释法、以案促治,充分发挥多元解纷的“桥头堡”作用,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受理的各类民事一审案件,先后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法院诉讼服务示范先进集体”,跑出了共治多赢的“加速度”。
共研共商寻对策
缩减诉累成效显
2024年10月8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鲍山人民法庭干警在鲍山街道办事处参加府院联动协调会议 供图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
2024年6月25日,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积极推动下,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县级以上府院联动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法院要高度重视联席会议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山东三级法院(以下简称“山东法院”)深入推进府院联动工作提供了制度依据和规范支撑。
近日,鲍山法庭在审理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时,因共同被告中的一人在淄博监狱服刑,如在鲍山法庭或淄博监狱线下开庭都可能导致共同被告缺席,既不利于查清案件事实,也有可能增加原告另行起诉的负担。对此,鲍山法庭与淄博监狱密切沟通协商,通过府院联动的方式畅通了线上开庭渠道,也有效解决了类似案件的共同难题,得到了当事人的充分肯定。
“山东法院主动将工作置于服务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特别是通过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进一步深化在多条线联动,实现了公正司法与行政执法的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效能叠加。”山东省政协委员张玲表示。
2024年8月,鲍山法庭针对审理的当地街道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纠纷、村委会与电梯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幼儿园承包经营合同纠纷等涉众案件,推动鲍山街道与法庭共同召开府院联动协调会。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判,双方进一步凝聚了共识,表示将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齐抓共管、联合施策,凝聚起依法协同化解纠纷的整体合力。
目前,鲍山法庭审理的涉当地街道办的一审民事案件,可先由鲍山街道办以府院联动为抓手,从政府角度结合矛调中心建设积极在前端化解纠纷,让集合众智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在鲍山落得更实、走得更远。
诉调对接聚合力
枝叶关情解难题
人民法庭是践行府院联动机制、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第一线,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为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鲍山法庭强化系统观念,持续创新诉调对接工作模式,充分凝聚法庭、人民调解员和村居社区的合力,妥善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纠纷的妥善化解,离不开鲍山法庭干警恪守司法为民情怀的追求与担当。据了解,该法庭法官对于需要鉴定但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引导双方协商确定损失或咨询鉴定评估机构的专家,无偿给出专家意见,部分案件在鉴定前就能达成和解;法官助理、书记员在质证、答疑时延伸调解效能,促使部分案件在开庭前达成调解协议;法警在送达开庭通知过程中兼任调解员,及时摸清双方分歧,有些案件在送达之初便得到化解。
与此同时,鲍山法庭巩固拓展人民调解员“引进来”驻庭调解优势,邀请济钢退休职工、执业律师、公共保险评估员等调解员常驻法庭,精准调解婚姻家事纠纷、民商事合同纠纷、涉司法评估鉴定类纠纷等,法庭各办案团队与调解员密切对接、随时沟通、因案施策,极大地提高了解决纷争的效率。
为扎实推进“无讼社区”建设,鲍山法庭还注重“走出去”,与辖区街道办事处互联互动、共同施策,在村居、社区设立法官驿站。“每名法官平均定点帮扶4个至5个社区,建立网格调解、社区调解、街道调解三级调解机制。”鲍山法庭庭长刘克峰介绍,2023年以来,鲍山法庭妥善化解涉农民工讨薪纠纷、涉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纠纷170余件,挽回企业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
法理情理两相顾
防范风险民心舒
“多亏鲍山法庭的法官们用心用情办理案件,解决了大家的烦心事!”2024年10月23日,数名小区业主向鲍山法庭表示感谢。
在此之前,鲍山法庭审理了某小区业主委员会诉某房地产开发商、前后两任物业管理公司合同纠纷一案。业主委员会因某小区消防设施处于瘫痪状态,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前后两任物业公司承担维修责任。但是,房地产开发商主张某小区消防设施质量检测合格且通过消防验收,5年前已向购房人交付房屋,质保期已过。两任物业公司皆抗辩消防设备未与己方交接。为此,某小区业主诉至法庭,希望法庭通过公正裁判解决久拖不决的小区消防隐患。
承办法官了解案情后意识到,该案涉及群众日常生活切身利益,若一判了之,不仅不能缓解矛盾,还容易导致消防风险进一步扩大。
为此,承办法官积极联系案涉小区所在街道办,共同推动纠纷调解。最终,各方达成一致意见,由当事人自行委托相关机构到现场评估,其后根据评估结果由房地产公司进行维修。三个月后,房地产开发商对案涉消防设施全部维修完毕,小区业主委员会在消防隐患彻底消除后申请撤诉。至此,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虽然化解纠纷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但在此过程中各方树牢‘一盘棋’意识,久久为功防范风险,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承办法官在回顾案件时表示,有的纠纷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仅依靠法院往往难以妥善化解,此时就需要充分发挥府院联动合力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本期封面及目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2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60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