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6日凌晨,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约1000名乌克兰军队发起首波突击行动,随后追加部署1.2万名增援部队,其中包含多国战斗人员。这支规模可观的混编部队采取多点突进战术,试图在库尔斯克州南部打开缺口。乌军装甲部队沿三条平行路线推进,在前48小时内占领约40平方公里区域,并对74个居民点实施不同程度的军事管控。

乌军此次进攻选择地形相对开阔的南部区域作为突破口,这一选择虽然有利于装甲部队机动,但也暴露在俄军防空系统的监控之下。乌军采用"滚动突击"战术,即在取得局部突破后立即投入预备队扩大战果,以期在俄军组织有效反击前占据有利地形。然而,这种战术在面对准备充分的防御工事时,往往会造成较大伤亡。

乌军此次行动的规模和强度均超出预期,显示其仍保持相当的攻势能力。乌军在此次行动中投入大量现代化装备,包括西方提供的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辆,这些装备在突破俄军第一道防线时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战线推进,补给线拉长带来的后勤压力日益显现。

在斯克雷廖夫卡地区,俄军迅速调整防线布局,利用预先构筑的多层次防御工事成功阻滞乌军的突击势头。在科列涅沃方向,俄军防空部队与地面部队密切配合,有效拦截乌军的空中支援,迫使其装甲部队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暴露于俄军火力之下。

俄军战术航空兵编队对乌军预备队实施精确打击,多个集结点遭到摧毁。航空打击与电子战手段的协同运用,严重干扰乌军的指挥控制系统,导致其进攻节奏被打乱。俄军还利用无人机群对乌军补给线实施持续性骚扰,进一步加剧乌军的后勤困境。

2025年2月6日,战事再度升级。清晨6时,乌克兰军队在苏贾东南翼发起新一轮攻势。一支装备精良的乌军机械化部队从马赫诺夫卡出发,朝着乌拉诺克定居点方向展开进攻。这支纵队延绵近一公里,包含多型号装甲车辆和支援装备。在其接近目标区域时,一支俄军卡-52武装直升机编队实施超低空突袭,造成乌军装备损失惨重。

当日13时后,乌军调整战术,改变此前的正面突击方式,转而采用包围战术,意图通过对乌拉诺克定居点实施合围,为后续突破至普列霍沃创造条件。这一战术变化反映出乌军指挥部在吸取上午战斗教训后的灵活应变,但也暴露出其在重装备损失后不得不改变作战方式的无奈。

在战事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乌克兰总统于2月8日首次公开确认这场军事行动的存在。表示,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军事行动取得显著战果,"相当数量"的敌方军事目标被摧毁。出于军事保密的考虑,他并未透露具体的战术细节和伤亡情况。这种谨慎的信息发布策略,体现乌克兰最高统帅部对战场态势的严密掌控。

俄罗斯国防部于2月9日发表官方声明,宣称俄军已经成功击退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所有进攻企图。声明中详细列举战斗统计数据,包括击毁的乌军装甲车辆数量、缴获的武器装备清单,以及俄军所收复的战略要点。这份详尽的战报显示俄方在信息战方面的主动出击,试图通过公开具体战果来强化本方的战场优势地位。

此次库尔斯克战役的演变过程充分展现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双方在战术运用、信息发布和战场控制等多个层面展开较量,每一个战术决策都可能对战局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战事进一步发展,国际社会对这一地区的局势走向保持高度关注,各方都在密切监视事态的最新进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