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军的一名伙夫和大部队走散了,被解放军拦下。解放军看他年纪大,便发了2块银元让他回家,谁知这个伙夫,竟是国军军长!

谁能想到,心志坚定的国军军长,没有被我军打怕,倒是被我军两块银元弄得心服口服,从那之后,他的心就开始变了,甚至还将起义的耳旁风不停的往傅作义耳朵吹。

1948年,我军在华北一战雄风以绝对优势将国军压制,紧接着,傅作义部队也面临重大打击。

傅作义的战斗能力还是不容置疑的,抗战期间镇守华北功绩突出,但在面对我军的大规模作战,已经是回天乏术了。

当时他的态度还是比较保守的,并没有积极应战,反而是做出了固守的姿态,但我军当然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解放的步伐刻不容缓,他面临的选择只有两种,一是迎战,二是起义。

而他迫于压力,选择出动自己的核心部队出战,当时就有他的心腹安春山参与,即使他在战争当中灵活应对,依旧改变不了失败的事实。

其实,安春山的能力在抗战当中是得到过印证的,但当时我军已经打下了很多腹地外围要塞,慢慢收集兵力往中间靠拢,可以想象到,他们的队伍在面对紧迫的战争局势时会有多被动。

果不其然,他们刚一出兵,我军已经静候多时了,不仅切断了他们的救援线,还将他们围困。

他们的军心几乎在与我军交火的瞬间就慢慢散了,紧急应战对安春山来说几乎丧失了大部分优势,接下来的多次交火,都是被吊打的状态。

我军见状倒是越打越猛,可安春山的军队却是人心惶惶,他们本来还欲等待救援,没成想等来的除了我军的进攻便再无其他。

安春山只觉得心中悲凉,他内心深处已经有预感,他们这仗是怎么都打不赢的,但作为一个军人,他必须要服从命令,不管怎样,都要带着部下冲出包围圈。

之后,他没有办法硬抗,队伍里的兵也越大越少,他们这些残兵败将只能找地方躲藏。

可是越慌乱就越容易出错,他们一路逃往,而我军东野对他们咬的很紧,根本不给他们太多喘息的机会,104军很多人都被俘。

而安春山也十分机智,他在逃到一处小山沟的时候,从一位战死的军士身上扒了衣服换上,再加上他这一副疲惫沧桑的模样,没见过他的人根本认不出他是何人。

等我军赶上的时候,他们几人都纷纷举起手投降,用事先准备好的话术,对答如流。

“你们是何人?干的什么职务?”

“我是后勤做饭的,本来在小餐馆里做,后来被征到军中了,干了两年多了。”安春山面部红心不跳的说着。

其他人都称自己只是普通的军士或者通信兵,于是我军便依照着优待俘虏的原则将几人安置在军中。

没过多久,我军领导又来盘问,战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见他们几人没有什么特殊的身份,也没有什么异常就询问他们几人的意见。

“你们是想投靠我军还是回家?”他们几人异口同声说了“回家!”

于是我军挨个给他们盘缠,当那两块布满岁月痕迹的银元被安春山拿在手上时,他觉得心中不是滋味。

于是在他回归部队之后,也开始走上了“支持起义”的道路,可能是因为银元,也可能是因为他厌倦了打仗,于是,便跟着傅作义帮助我党进行解放工作。

之后,他干过政协委员,干过交通局长等等要职,他的思想也被中共思想潜移默化改变,他这时候也明白了自己此前走错了路,好在迷途知返为时不晚。

参考资料
《民国晋绥集团军政人物春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