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些跟我们只是社交或商务关系,并非很亲近的人,对我们进行操控性批评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前两节课所讲的迷惑法应对,迷惑法不仅可以让我们对批评不再那么敏感,还能减少他人批评我们的次数。

假如我们关系亲近的人,比如我们的丈夫或妻子、父母、家人或密友等,对我们进行批评指责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以下为大家介绍“否定询问法”这一语言技能。如果过年回家,有父母催婚,也正好可以使用此法!

一、什么是“否定询问法”?

对我们关系亲近的人对我们的批评时,我们不能用否认、辩解或用针锋相对的指责,来回应对方的批评。相反,我们应当打破这种带有操控性的恶性循环,用一种不带情绪的、克制低调的态度,强势地鼓励对方进一步提出批评,或鼓励批评者详细说明“过错”的细节。

这一技巧被称之为“否定询问法”,就是让我们更多地去询问我们自身可能存在的负面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否定询问法这一精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使用否定询问法或不使用,两句相似的话语之间的差异:

假定你的妻子(或你丈夫)批评你又去钓鱼了,以下是你的两种回复:

  • “我不明白,我去钓鱼有什么不好呢?”(否定询问法)
  • “你凭什么觉得钓鱼不好呢?”

前一句话,是一种强势而没有辩解之意的否定询问法回答,它没有指责对方,而是鼓励她进一步提出批评意见。

而第二句话则有很强的自辩意味,将双方的注意力从你身上转移到了对方身上。第二句话很容易被理解成,你在挖苦和贬损她。虽然看上去意思相同,但这两句话却有天壤之别。

用第一句话来回应对方,就像是在指着自己的鼻子说:“咱们来看一看,我做了什么错事,或者说,做了什么让你不喜欢的事吧。”你的举止,还表现得好像批评并不让你心烦。

可是第二句话就像是你指着对方鼻子说:“你算老几,要你来跟我说?”

如果你问了“我去钓鱼有什么不好”之后,对方会提出了一些“合理”或“充足”的理由来说明钓鱼不好,比如“钓鱼太晒了,会让你头疼……”“钓鱼让你身上臭死了……”“钓鱼会累坏你的……”时,那么你仍然可以进行否定询问:“我不明白。为什么钓鱼后头疼就错了呢?”

坚持不懈地运用否定询问法,要求对方详细说明诸如“钓鱼会累坏你……”这样的批评性言语,你就会压制住她,使她不再说出操控性的话语,而对方则更有可能强势地坚持主题,说出钓鱼这件事最让她不舒服的地方:“你要是累得很,那我们晚上就不能出去看电影(或串门、逛街等)了。”

这样,你们产生矛盾的关键问题就摆到了明处,就可以由你们二人一起强势地解决了:达成某种折中方案,使你可以钓鱼,而她也能达成心愿。

使用否定询问达到最好的结果是,对方不再用武断性对错来否定你,对你进行指控,而是开始强势地在你面前坚持她自己的意愿,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妻子表示她不想钓鱼,她还想干点儿别的。

如果对方没有说出意愿,没有进行强势地回应,那么最糟糕的就是形成僵局,让对方暂时不会再对你提出操控性指责。当然,就算运用否定询问法没有最佳效果,你还是可以运用否定询问法来打破僵局,促使对方说出自己的意愿。

比方说,你可以进行(否定)询问:“我真的不明白。除了累人、腥臭、头疼之外,肯定还有其他原因吧?你究竟不喜欢我去钓鱼的哪些方面呢?”在这种不带指责意味的言语鼓励下,对方就更有可能告诉你,周末她想干什么,这样,就可以找出对双方都有利的折中方案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锁事,比如着装习惯、卫生习惯、不守时、算账太精、付账不及时、家务分工、看护子女的责任等等,与亲人之间产生争议,这是不再用对错相互指责的结构,不再否认、辩解、冷嘲热讽或咄咄逼人地反击,而是通过否定询问法,这会让双方进行真正的协商,从而达成可行的折中办法。

使用否定询问法,总结下来有以下3大好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