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后,济南耳鼻喉医院早早迎来了就诊高峰,其中鱼刺卡喉取异物、突发性耳聋、急性咽喉炎等患者数量急剧上升。


春节期间聚餐多,进餐时说笑、狼吞虎咽,大大增加了误吞鱼刺、鸡骨等异物的风险,造成假期期间咽喉及食管异物的患者数量明显上升。济南耳鼻喉医院主任医师李海燕提示,一旦发现异物卡喉,不要用吞饭团、喝醋等错误方法处理,应立即就医。

除此之外,春节期间天气寒冷,人们生活作息不规律、烟酒摄入过多,还容易导致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引发急性咽喉炎及扁桃体炎;如果还有KTV嗨歌、烟花爆竹燃放等因素,还容易诱发耳鸣、听力下降。

今天重点说一下突发性耳聋,春节假期前后,不少朋友在熬夜、劳累、暴饮暴食、喝酒后,可能会出现听力突然下降的情况。这可不是简单的“上火”或“疲劳过度”,很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前兆。


1、什么是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两个相邻频率听力下降≥20dB HL。目前,我国“突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趋势。

2、“突聋”有什么症状?

“突聋”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听力下降往往突然发生,常伴有耳鸣、耳闷胀感、眩晕或头晕(恶心、呕吐)、耳周皮肤感觉异常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影响生活质量。这种疾病多为单耳发病,但也有双耳同时或先后发病的情况。

3、“突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目前“突聋”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与内耳微循环障碍、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有关,而其主要诱因可能是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不同的听力曲线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4、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时机

发病后的72小时是 “黄金治疗期”,这段时间内治疗,效果最好。一旦发现耳朵突然听不见或听力下降,还伴有耳鸣等症状,要立刻去医院。医生一般会先检查外耳道和鼓膜,再进行听力学、影像学等相关检查,确定耳聋的类型和程度,然后制定治疗方案。

不过,突聋治疗过程比较漫长,患者要保持信心,心态放松,这对听力恢复很重要。如果听力稳定后,还是存在听损影响生活,可以考虑佩戴助听器。

5、突发性耳聋该如何预防?

在平时生活中应当重视身心健康,规律作息,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悦;定期体检,规范治疗全身疾病等,有助于减少“突聋”发病及获得良好的预后。

当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期发现和治疗耳部疾病,可以有效防止病情恶化,避免突发性耳聋的发生。

避免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建议采用“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给耳朵适当的休息时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