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一生风流,但名义上的儿女子嗣并不多。原配于凤至和他生有三子一女,第二任夫人赵一荻和他尽育有一个小儿子。

这5个孩子,都是“闾”字辈。其中,大儿子张闾珣因空难去世,二儿子张闾玗因车祸去世,三儿子张闾琪因肺结核早逝,活到90年代见到张学良获释的,就只有张学良和赵一荻所生的儿子张闾琳了。

说起这个张闾琳,他的一生也可谓坎坷磨难。1930年,他早产于天津,刚生下来又瘦又小,差点夭折。6岁的时候,他就赶上了西安事变,父母双双被软禁,他被母亲赵一荻交给保姆吴妈照养。之后,赵一荻考虑到国内毕竟不安全,又托人把张闾琳送到美国旧金山,托两位美国友人夫妇抚养。



那时,张闾琳只有9岁,他被隐姓埋名,学习英语,融入美国生活,渐渐地连自己父母的名字都叫不出了。不过,张闾琳很是聪明,中学毕业后,他高分考取了加州大学航天专业,毕业后成为了NASA的高级工程师。

在被幽禁的岁月里,除了张学良,儿子张闾琳是赵一荻仅剩的念想,但苦于失去自由,母子常年没有通讯。1955年,赵一荻委托好友董显光到美国寻找儿子,董显光拿着十几年前的地址费劲寻找,最终在洛杉矶找到了长大成人的张闾琳,接通了他们的联系。

1990年,60岁的张闾琳从NASA高级工程师的职务上退休,这一年,他的父亲张学良也重获了自由。一年后,他在洛杉矶见到了前来探亲的父母。这时的张学良,也就只剩下张闾琳这一个儿子了。

张学良重获自由后,有一大心愿就是能回家乡看看,但碍于某些方面的压力以及赵一荻身体不好,无法长途旅行,这个心愿始终没有实现。于是,张学良把完成这个心愿的任务寄托到了儿子张闾琳身上。



1994年4月30日,张闾琳奉父亲之命,携妻子来到香港,之后直飞北京,参加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举行的一次座谈会。张闾琳的到来,受到了中央的高规格接待,开国上将吕正操、政协副主席孙孚凌、统战部副部长万绍芬等同志热情地接待了他。

5月9日,张闾琳搭乘特快列车来到了家乡沈阳,来到了张作霖的“大帅陵”,替父亲为祖父扫墓。当时的张闾琳,中文还是非常蹩脚,但他还是跪在张作霖墓前,用联系了很久的中国话说道:“我代表您儿子来看您了!”

这短短的十个字,浓缩了东北张家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风云流变,令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为了让大洋彼岸的父亲放心,张闾琳用摄像拍摄下了“大帅陵”里的景物,看到这里保存的如此完好,张闾琳内心充满感激。此后,当地部门又安排张闾琳夫妇参观了九一八事变纪念塔、东北大学旧址、东北讲武堂等和张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建筑,张闾琳一一摄影留念,以供父亲缓解思乡之情。

这次回乡之旅,张学良父子都非常满意。一年后,张学良再次派张闾琳到沈阳参加活动,并让他代表自己用英语讲话。

此后,张闾琳多次回到东北参观游览,尽管他从小在美国长大,但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他是同样深厚的。

2024年8月13日,94岁的张闾琳在美国辞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