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魔乱舞的民国时代,各地军阀占山为王,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演绎了一场场令人至今诟病的大戏。

在这些军阀中,他们以短浅的目光,尽可能地扩充自己的地盘,让百姓的生活更加煎熬。

作为虎踞东北的张作霖也是诸多旧军阀中的一位,只是相比较其他军阀来说,张作霖的目光相对长远一些。



张作霖早年依靠日本的支持起家,等到羽翼丰满时,却并不愿意与虎谋皮,单单这点就让其他军阀难以望其项背。

在张作霖掌控东北之时,日本侵略者吃了相当多的苦头,为了除掉他,甚至还炮制了皇姑屯的惨案。

张作霖去世后,张学良接掌东北军政大权,日本趁机加紧对东北地区的侵略,最终导致东北地区沦陷。



在张学良掌控东北之时,东北军中并不是没有了能人,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杨宇霆就是日本相当忌惮的人。

胡适曾言:杨宇霆不死,东北不失,只是他却被张学良处决,那么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缘由让张学良下如此狠手?

东北军师

杨宇霆出生于辽宁普通的农家,不过他自幼便勤奋好学,不甘心一生碌碌无为,只是他的父亲觉得读书根本没有用,还不如在家种地务实。

眼看着同龄孩子都进入了学堂,杨宇霆很着急,为了如愿,他挨个去求家中的长辈,让他们劝说父亲,结果得以进入私塾。



私塾里的老师教杨宇霆几个月后发现,自己能力有限根本教不了他,便将其推荐给了当地颇有名望的张秀才。

张秀才一生深究学问却未能出仕,于是便一心栽培杨宇霆,杨宇霆也没有辜负张秀才的教导,在他16岁时,便已中了秀才。

只是清政府倒台后,杨宇霆便没了用武之地,他便东渡日本留学研习军事,以便将来能在大争时代里实现理想抱负。



杨宇霆学成归来后,正值张作霖崛起之时,张作霖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他对读书人很敬重,杨宇霆投靠其麾下后,他立即委以重任,将其任命为第27师参谋长。

杨宇霆确实有两把刷子,成了张作霖身边不可或缺的小诸葛,在他的帮助下,张作霖步步为营,不仅掌控了东北,还当上了中华民国的海陆空大元帅。

怒斥学良

如果说张作霖是东北军中的宋江,那么杨宇霆就是东北军中的吴用,两人互不猜忌,让日本人忌惮万分。



虽然杨宇霆曾在日本留过学,但是他对日本人却一点好感都没有,无论他们向张作霖许诺什么好处,杨宇霆都能为张作霖指出日本人背后的阴谋诡计。

这也是胡适为何会说杨宇霆不死,东北不失的根源所在。

只是日本人炸死张作霖之后,杨宇霆便只能辅佐张学良,可让杨宇霆很气愤的是,张学良在他眼中只是扶不起的阿斗。

杨宇霆为人很自律,他不近女色,不沾染鸦片,可张学良却将享乐放在首位,有时候甚至日照三竿还没起床,即便有了紧急军情,他也满不在乎。



杨宇霆很失望,他觉得张学良与张作霖实在差别太远,久而久之,东北军将会不复存在。

只是谁也没想到,在若干年之后,杨宇霆的担心成为了现实,张作霖留下的家底,也被张学良拱手送了出去。

痛下杀手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学良当政,自然对张作霖的这帮旧臣很忌惮,更何况他们各个劳苦功高,根本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

杨宇霆很耿直,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训斥张学良,这让张学良很难受。



张学良虽然平日里嘴上不说,但内心早已经将杨宇霆视为心腹大患,他害怕有朝一日,杨宇霆会联合东北军中的元老们将自己拉下大帅宝座。

有了这层顾虑,张学良要除掉杨宇霆的想法愈来愈不可遏制,直到有一天,他命人将杨宇霆请进大帅府,然后将其以图谋不轨的罪名扣押。

在未经审问的情况下,便直接被张学良安排的警务处长高纪毅等人将其在大帅府老虎厅中枪杀。

张学良如此不顾一切处决杨宇霆,自然也对其他人来了一场杀鸡儆猴的表演。



只是让张学良想不到的是,日本人听闻杨宇霆被处决后,远比他还要高兴,毕竟杨宇霆一直在阻拦日本人吞并东北。

杨宇霆去世两年之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就此沦丧,成了至今的国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