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泰安市泰山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泰山区政协委员成子强提出如下建议: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是国家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整体实力的关键。泰山区文化底蕴深厚,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林立,汇聚了9所普通高校约6000人的专任教师队伍,还有数千名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和10余万名本科生,并建有完善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涵盖农、理、工、医、管、经、文、法、史、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覆盖了我区全部产业领域,科技资源优势显著,人才资源丰富,技术储备雄厚。如何深入挖掘驻泰高校科技人才潜力,凝聚科技力量,以经济产业发展为需求,依托科学高效的智库体系,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共享,助力产业提档升级,对于助力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建议:
一、整合高校科技资源,建设活跃度高、影响力大的高端智库体系,是实现经济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所在。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对于支撑科技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如何举驻泰高校科技之力推动我区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潜力,推进创新型县域城市建设,智库无疑是实现资源整合最有力的载体。智库作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也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区智库建设缺少大团队、跨学科的协同“联智”攻关,智库服务决策质量还不够高、影响力还不够强。需进一步重视智库、发展智库、善用智库,凝聚整合驻泰高校科技力量,建立开放、高效、竞争、科学、创新性的活跃度高、影响力大的高端智库体系,完善科学高效的智库成果与政府决策良性互动机制,提升智库咨政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决策,助力地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发展需求预测,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切实发挥高端智库对产业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
二、精选高校学术领域战略专家作为高端智库的核心依托,是实现经济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保障。“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高端智库体系建设首要任务是遴选吸纳好高水平领域战略专家。目前,驻泰高校高科技领军人才储备丰富,拥有大批院士、国家人才、省级人才等诸多行业领域知名专家,组建高端智库体系优势突出。仅就农业及相关领域专家而言,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专业技术杰出人才、“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国家及省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和岗位专家、泰山学者(领军)人才工程专家等。高校的领域战略专家学术功底扎实,理论水平丰富,产业战略定位精准,国际交流合作途径广,产业服务能力强,其中部分已兼任国家、省产业战略发展咨询专家。毋庸置疑,高校学术领域战略专家应作为我区高端智库的核心依托,我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通过辐射,加之优秀校友的加持,实现高端智库的战略引领,为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构建基于产业领域的高端智库体系引领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产业提档升级的根本途径。依托于科研项目联合实施或技术成果开发,驻泰高校、企业建有或者合作建有不同类型的智库类合作平台,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协同创新机制,但尚未形成有效合力,处于相对封闭、分散的状态,对产业高精尖前沿领域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支撑不足。要突破原有智库的建设局限,以产业领域为导向,建立由知名行业专家教授、优秀企业家代表、产业经济学家等组成的科技创新智库群,实现对产业科学谋划、统筹协调、行业“卡脖子”技术的联合攻关、高新熟化技术示范应用的引领作用,切实为我区的行业发展、产业布局、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基于我区产业发展规划,有重点有规划分层次开展科技创新智库群建设,可以优先建立农业、畜牧业、康养业、旅游业、制造业等创新智库,成熟一批,建设一批。在此基础上,辐射建立以产品为依托的子智库,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切实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亓俊宝 左瀚翀 褚玉强)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